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獨家風景:婆仔屋和創意園


呂書練

這次乘看音樂劇,想順便感受一下澳門的昔日情懷和本土創意,有朋友建議到望德堂區閒逛。位於澳門半島中部的望德堂區是當地七個堂區中最小的一個,也是唯一的內陸堂區,這裡仍保留着很多古舊的葡式建築,最具代表性的是位於瘋堂斜巷盡頭的婆仔屋。也因此,澳門政府將這一帶定位為創意產業基地。

由兩幢隔院對望的二層葡式建築物組成的婆仔屋有逾百年歷史,屬澳門仁慈堂物業,曾被喻為「窮人之家」。因為在日本侵華期間,大量上海葡僑走難到澳門,這裡成為收容難民和窮人的地方;戰爭結束後,有家室的人逐漸離開,只留下那些無家可歸的單身女人,隨着歲月流逝,遂成為女老人院,附近的街坊於是稱之為婆仔屋,全盛時期有一百多名住客。

一九八四年,這對具歷史價值的黃牆建築物被文化局定為受保護文物,住在裡面的婆婆們後來也遷往新的老人院,空置的婆仔屋便被改為創意天地,分成三十二個大小約十六平方米的小房間,供本地藝術家當工作室或展示室,還不時舉辦藝術工作坊。婆仔屋的院子裡有兩棵老樟樹,健壯的樹枝及其茂盛的綠蔭給院子添上一份悠閒,不但成為遊人休息的好地方,周末更有露天音樂會。

在婆仔屋旁邊,一幢三層具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物則是「瘋堂十號創意園」,這裡同樣是本土藝術家的天下,院子每個周末下午都會邀請一些文化人或藝術家來座談,我們那天碰到的嘉賓是本港作詞兼作曲家韋然和香港兒童合唱團藝術總監胡寶秀,他倆正是八月在港演出的王司馬與牛仔音樂劇《飛行棋》的編劇和導演,跟聽眾分享創作過程和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創作四格漫畫《牛仔》著名的漫畫家王司馬的故事。韋然和王司馬都在澳門生長,在故鄉談故鄉故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而創意園和婆仔屋所在的瘋堂斜巷也別有故事,原來這條由碎石鋪成的斜巷上曾有間痳瘋病院,院側附設一間小教堂,名為辣撒拉堂,而葡文辣撒拉即痳瘋之意,瘋堂之名由此而來。如今,這條斜巷每逢周末下午開放給年輕人免費擺攤,展示或售賣本土文創產品,文化氣息濃郁。

相關新聞
百家廊:你可以相信誰 (2014-11-13) (圖)
琴台客聚:快樂地退步 (2014-11-13)
翠袖乾坤:美好未來的曙光 (2014-11-13)
海闊天空:東大門的卓越設計 (2014-11-13)
七嘴八舌:強勢政府才利施政 (2014-11-13)
隨想國:報紙的用途 (2014-11-13)
獨家風景:婆仔屋和創意園 (2014-11-13)
百家廊:地攤人生也精彩 (2014-11-12) (圖)
琴台客聚:第四種權力 (2014-11-12)
翠袖乾坤:林青霞--你妒忌得起嗎? (2014-11-12)
天言知玄:六十倒數 (2014-11-12)
生活語絲:「商務」與我 (2014-11-12)
隨想國:報 紙 (2014-11-12)
路地觀察:《看電影的人》序(上) (2014-11-12)
百家廊:河灣古鎮 (2014-11-11) (圖)
琴台客聚:三蘇與倪匡 (2014-11-11) (圖)
翠袖乾坤:宿霧風鈴 (2014-11-11)
海闊天空:化濁水為清流 (2014-11-11)
見多識廣:李白原來是「華僑」 (2014-11-11)
思旋天地:幼兒教育不應談政治 (2014-11-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