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思旋天地:幼兒教育不應談政治


思 旋

非法「佔中」已經持續一個多月,近日網上流傳某幼稚園以「佔中」為題,讓學生抒發對近日香港社會情況的感想。事件引起社會各界關注,除了就讀該幼稚園的學生家長、教育界、商界等表示關注,就連警務處日前也公開譴責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一直以來,法治制度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香港警隊專業的執法達到國際標準,我們一直引以為傲。今天各方衝擊着我們的法治基石,保衛和尊重法治精神實屬每一位市民應盡的公民責任。

很多人都覺得不應該在學校提及「佔中」行動,然而這個「佔中」行動確確實實影響着香港市民每一天的生活,教育工作者該怎樣處理這個議題呢?畢竟把生活結合教學,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而且事情每天在各大報刋、電視大幅報道,老師們總不能隻字不提吧,所以老師在校園內提到今天社會發生動亂實在無可厚非。不過,根據「皮亞傑道德發展論」,小孩在8歲前(幼稚園至初小階段)是有認知和自我中心的局限,所以他們根本不理解社會規範,只會服從權威。孩子要到高小或中學踏進具體運算階段,身心發展漸趨健全,才能夠明白較深層次的問題。一個有名的實驗例子,告訴小朋友「一個小男孩偷糖逃走時,不小心過馬路給汽車撞倒了」,然後問孩子為什麼小男孩會給汽車撞倒,孩子們回答會是「因為偷了糖」,而不會想到是因為小男孩不小心過馬路才會被汽車撞倒。套用在今天的情況,有學校和老師稱可以以政治中立的原則去向孩子解釋為什麼警察施放催淚彈,實是以偏概全,因為當老師提問到一些是或非題時,語氣上已經有引導性。

就如聖公會教省日前的聲明所強調:「不應也不可將政治之風帶到學校場所」。政治立場絕不應放在幼稚園及小學內。然而撇開政治立場的偏頗,當成社會議題,我們可以從其他角度讓學生了解事情,譬如警隊盡心執法,我們應該表達感謝;道路堵塞會為市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示威行動製造的大量垃圾,對環境又構成什麼影響等等。

為了香港繁榮穩定,希望各方冷靜尋求可行方案,全面落實二○一七年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非法「佔中」早日結束。讓我們一起為香港美好未來努力,共圓普選夢!

相關新聞
百家廊:河灣古鎮 (2014-11-11) (圖)
琴台客聚:三蘇與倪匡 (2014-11-11) (圖)
翠袖乾坤:宿霧風鈴 (2014-11-11)
海闊天空:化濁水為清流 (2014-11-11)
見多識廣:李白原來是「華僑」 (2014-11-11)
思旋天地:幼兒教育不應談政治 (2014-11-11)
淑梅足跡:讓人無奈的旅行團 (2014-11-11)
百家廊:皇城的下午 (2014-11-10) (圖)
琴台客聚:父債子償 (2014-11-10)
翠袖乾坤:裸體模特兒 (2014-11-10)
跳出框框:木乃伊 (2014-11-10)
生活語絲:撫圖思昔說當年 (2014-11-10)
思旋天地:民意強烈反對「佔中」 (2014-11-10)
網人網事:《夜鶯》,還是畫眉? (2014-11-10)
百家廊:靜水流深,愛在民間 (2014-11-07) (圖)
雙城記:雙甲之約 (2014-11-07)
翠袖乾坤:夢 魘 (2014-11-07)
古今談:美國民主是有錢人大晒 (2014-11-07)
方寸不亂:「身份」失憶症 (2014-11-07)
演藝蝶影:獲獎無數的《戀愛大爆髮》 (2014-11-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