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男港女「添壽」 媲美日本瑞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政府統計處昨日出版的最新《香港統計月刊》刊載了一篇「1981年至2013年香港死亡趨勢」文章,指出港人的死亡率均持續下降,反映隨着醫療服務進步而更趨長壽。文章指出,本港男女兩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72.3年與78.5年,延長至2013年的81.1年與86.7年,足以媲美日本及瑞典等正經歷低死亡率的經濟體系。

由於過去30年香港人口急增,死亡數目亦從1981年的24,832人近乎倍增至2013年的43,397 人。然而,在扣除人口的年齡性別結構的影響後,香港的標準化死亡率從1981年的每千人有10.4人死亡下跌45%至2013年的5.7人。

初生嬰死亡率顯著改善

文章指出,一般而言,出生後第1年內的死亡率最高,接着下降到5歲至9歲的最低水平,然後慢慢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在1981年至2013年期間,初生嬰兒死亡率的改善最為顯著,男性及女性的死亡率分別下跌73%及83%;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死亡率亦有適度改善。

1981年至2000年期間,腫瘤、循環系統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屬主要死亡原因。該3種疾病合計導致的死亡數目約佔2000年死亡總數的78%,當中以死於腫瘤的比率最高(33%)。但對於女性而言,循環系統疾病才屬致死的首要原因。而在2001年至2013年期間,該3種疾病為死亡主因的情況不變,惟男女兩性因腫瘤死亡的比率卻分別下跌約5個百分點及1個百分點,因另外兩種疾病致死的比率亦有所下降。

文章又指,在1981年,男性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2.3 年,女性則為78.5年;及至2013年,男女兩性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至81.1年及86.7年。一般而言,在冬季月份的死亡數字較高,明顯與天氣冷而導致較多死亡有關。

相關新聞
滬股通逼爆車 港股通八成空 (圖)
騰訊搶閘奪港股通第一股 (圖)
滬港通料數月擴投資範圍 (圖)
中信禁令今執行 「佔旺」最快明清障 (圖)
陳新滋引梁啟超詩批評撐傘生 (圖)
康文署將審郭紹傑呃病假 (圖)
逾半USB充電器 絕緣不足 (圖)
結束十年談判 中澳步入零關稅 (圖)
行人路「擘大口」「吞噬」西裝友 (圖)
酒樓婚宴人情「最低消費」600元 (圖)
港男港女「添壽」 媲美日本瑞士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節目首播 (圖)
山東食品廠大火 18人遇難 (圖)
粵年增15萬例性病 全國最多
紐約港移民遭推落地鐵軌輾死
俄歐互逐外交官 涉間諜活動
父母無力供樓 美250萬童流離失所 (圖)
日意外衰退 「安倍經濟學」末路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