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醫院遊戲助病童紓焦慮


放大圖片

■現年10歲的陳心悅,兩年前證實患上末期腎衰竭,曾住院3個星期。 記者葉佩妍 攝

港大研究指可降負面情緒有利治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年紀輕輕需要留院接受治療,不少病童也會出現負面情緒及焦慮反應,更可能間接影響治療。然而,有研究指出,醫院遊戲服務能紓緩住院兒童的負面情緒及平伏他們的焦慮情緒。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李浩祥表示,接受醫院遊戲的3歲至7歲病童,其負面情緒及焦慮反應分別減少25.4%及41.8%,而8歲至12歲的病童,其負面情緒及焦慮反應則分別減低21.2%及14.2%。

港大於2012年11月至去年10月期間,向304名住院治療逾3日的3歲至12歲兒童進行研究,了解醫院遊戲對他們的成效。結果發現,154名接受醫院遊戲的兒童,其負面情緒如哭泣、煩躁及拒絕合作等狀況,以及焦慮情緒均有改善。李浩祥指,研究反映出醫院遊戲服務能以輕鬆方法,讓病童了解醫療程序及平伏他們的負面情緒。

李浩祥稱,大多兒童會對留院接受治療感到恐懼,以及對自己患的疾病有誤解,從而拒絕接受治療,亦會害怕與醫護人員接觸。他指,「家長及醫護人員很多時候也會側重於治療疾病,忽略了兒童的心理,更會認為他們生病,就應該多些休息,不要玩耍。」然而,李表示醫院遊戲能安撫病童內心的不安,對治療更有效。

轉移注意力 減低痛楚焦慮

醫院遊戲是多元性的遊戲服務,幫助病童適應住院的日子及面對治療的心理壓力。李浩祥指,由於兒童難以理解複雜的醫療程序,「模擬醫療程序遊戲」便能透過遊戲讓病童在各種醫療程序上做好心理準備,改善其恐懼及不安;另外,「注意力轉移遊戲」則能於病童進行治療期間,利用有趣的遊戲及玩具,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減低痛楚及焦慮。

腎衰竭女童:公仔講解不再怕

現年10歲的陳心悅,2年前證實患上末期腎衰竭,需入院接受連串治療,包括接受靜脈注射、每天長達10小時的腹膜透析及腎部移植手術,曾住院3個星期,令她感到不安及害怕,更試過多次情緒失控。幸好,心悅其後接受醫院遊戲,當中醫院遊戲師利用公仔向她講解即將進行的醫療程序,讓她有心理準備,減輕恐懼接受治療。

心悅指,「我很怕痛,所以最怕要抽血及『打豆』(靜脈注射),但有醫院遊戲師和我玩公仔及手工遊戲,我便不再怕住醫院了。」其母親表示,非常感謝醫院遊戲師的協助,讓心悅因明白治療的需要,所以非常合作接受治療。

相關新聞
調查報道:黑青受薪任「佔鐘」糾察 (圖)
製作木盾 對抗清場 (圖)
警方O記專責打黑
「佔鐘區」主要暴力衝突事件
逾八成人促撤 葉太:「三丑」應馬上自首 (圖)
民調結果 (圖)
三千人登獅山 冀港回歸融洽 (圖)
鍾港武「小巴大王」齊捧場 (圖)
登山友同聲:盡快退場 (圖)
落區處處被趕 「佔」者淪「過街老鼠」 (圖)
特稿:「雙學」街站派洗腦單張挨批
聞定自首日期 陳健民閃縮拒認
政經人語:「三丑」圖斷水糧 逼「雙學」退場
撐警大集會:團結無懼「佔」禍 市民攜手同行 (圖)
市民踴躍撐警 促示威者「還路」 (圖)
鄧厚江料最終要清場
梁美芬:「佔」累港家庭撕裂
特首:處理青年矛盾不靠「恣v
「佔旺」賴死唔走 潮聯發最後通牒
花絮:李家仁「小明」新歌 籲學生盡早離去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