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市建局表示,現時收購舊樓的價錢貴,而私人發展商對未來樓價看法較保守,引致收回的標價一直下跌,令市建局無法收回成本,預期未來「需求主導」的重建項目,仍然會虧蝕。對於提高「需求主導」的申請門檻,市建局重申是為了增加成功率和提供更多規劃裨益,強調並非要止蝕。
市建局行政總監譚小瑩昨日在電視節目上表示,市建局之前以較高價收購舊樓,但現時私人發展商對未來樓價看法較保守,令收樓成本遠高於發展商入標價,承認如果扭轉不到目前情況,將會繼續蝕錢。「因為我們較高價買舊樓回來,相信發展商對未來數年的樓價可能看得較為保守,所以當我們招標時,他們出的標價是較為保守,我們看到是一直下跌,這樣的情況,我們無法取回成本,在我們賬簿上是虧蝕。」
重申「需求主導」升門檻非為止蝕
市建局日前宣布提高「需求主導」重建計劃的申請門檻,由原本六成七業主同意,提高到八成,地盤面積亦由現行下限400平方米提高到700平方米。譚小瑩重申修訂是為了增加成功率和提供更多規劃裨益,強調並非要止蝕。
譚小瑩解釋,每個項目都要動用很多資源,不希望出現失敗個案。她指要成功開展計劃,之前最終仍要有八成業主同意收購,因此倒不如一開始便以此比例作門檻。她又指,過去部分細小地盤,重建後的規劃裨益很細,很多社區設施都不能包括在內,新盤建成後的實用面積也只得七成。因此市建局提出將地盤面積要求由最少的400平方米增至700平方米,實用面積便可達八成。
被問到是否讓小於700平方米以下的舊樓業主「自生自滅」,譚小瑩回應指局方會用中介人的服務,找發展商收購重建。她又說,要視乎現有項目的盈利情況,以及其他重建復修項目的需求,才能決定投放幾多資源在新一輪需求主導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