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跳出框框:聖誕節名存實亡


蒙妮卡

聖誕節的真正意義,在於無私地奉獻。聖經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人們趁着節日作出小小奉獻,包括互相祝福派禮物、慈善機構呼籲捐助貧苦家庭、詩歌班冒寒在街頭獻唱募款。

可惜,「黑色星期五」的瘋狂購物現象,暴露了人類的貪婪和自私,完全破壞「奉獻」的意義了。難怪英國前坎特伯里大主教痛心地說:「聖誕節名存實亡。」

英國的聖誕節百貨公司大減價,傳統上在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最近兩年美國感恩節翌日的「黑色星期五」減價風吹至歐洲,英國的商人立即跟風,結果貽笑大方。

這一天英國的紳士淑女變了臉。他們為了搶奪減價貨,如電視機、攝影機、咖啡機和廚房用品等,在百貨公司和超市大打出手,有人受傷。其中Tesco超市曾經召警十六次要求協助。

媒體譏諷:悠閒的購物樂趣,如今變成了拚個你死我活的激烈運動。紳士淑女們應該感到羞恥。

最令英人意難平的是,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均屬美國節日。媒體認為,英人為了他國的節日而令自己無尊嚴,失身份,是極大的恥辱和悲哀。

美國慶祝父親節和萬聖節的風氣,近年也吹至歐洲。商人為了招攬生意各出奇謀,誘使消費者作出無節制的消費。英媒體認為,假如英人希望有多些慶祝活動,以增添生活熱鬧氣氛和情趣,何不慶祝自己本國的傳統節日?

英國的萬靈節(All Soul's Day)早已被遺忘。這天像中國的清明節,人們帶上菊花或石南花去掃墓,再通過彌撒和慶祝活動來紀念先人。這個節日,比起美式購物文化有意義得多。

萬聖節已傳至中國。有朝一日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也會來臨,如何面對?

相關新聞
百家廊:松鼠的板栗 (2014-12-22) (圖)
翠袖乾坤:廣東歌已死 (2014-12-22)
跳出框框:聖誕節名存實亡 (2014-12-22)
琴台客聚:乙未誰人犯太歲? (2014-12-22) (圖)
生活語絲:風華絕代王丹鳳 (2014-12-22)
思旋天地:「聖誕鐘,買匯豐」? (2014-12-22)
網人網事:電視的憂傷 (2014-12-22)
百家廊:北京看病難 (2014-12-19) (圖)
翠袖乾坤:命數之謎 (2014-12-19)
古今談:美國法院巧妙判處黑猩猩權和人權的區別 (2014-12-19)
雙城記:虎妞的命運 (2014-12-19)
方寸不亂:窮人的恩物 (2014-12-19)
演藝蝶影:後台探索之旅 (2014-12-19)
此中山:山水有相逢 (2014-12-19)
百家廊:大地上的黃金 (2014-12-18)
翠袖乾坤:遊日新觀感 (2014-12-18)
海闊天空:日本三景天橋立 (2014-12-18)
琴台客聚:潮流 (2014-12-18)
七嘴八舌:國人質素強國家更強 (2014-12-18)
隨想國:誕 (2014-12-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