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聖誕節的真正意義,在於無私地奉獻。聖經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人們趁着節日作出小小奉獻,包括互相祝福派禮物、慈善機構呼籲捐助貧苦家庭、詩歌班冒寒在街頭獻唱募款。
可惜,「黑色星期五」的瘋狂購物現象,暴露了人類的貪婪和自私,完全破壞「奉獻」的意義了。難怪英國前坎特伯里大主教痛心地說:「聖誕節名存實亡。」
英國的聖誕節百貨公司大減價,傳統上在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最近兩年美國感恩節翌日的「黑色星期五」減價風吹至歐洲,英國的商人立即跟風,結果貽笑大方。
這一天英國的紳士淑女變了臉。他們為了搶奪減價貨,如電視機、攝影機、咖啡機和廚房用品等,在百貨公司和超市大打出手,有人受傷。其中Tesco超市曾經召警十六次要求協助。
媒體譏諷:悠閒的購物樂趣,如今變成了拚個你死我活的激烈運動。紳士淑女們應該感到羞恥。
最令英人意難平的是,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均屬美國節日。媒體認為,英人為了他國的節日而令自己無尊嚴,失身份,是極大的恥辱和悲哀。
美國慶祝父親節和萬聖節的風氣,近年也吹至歐洲。商人為了招攬生意各出奇謀,誘使消費者作出無節制的消費。英媒體認為,假如英人希望有多些慶祝活動,以增添生活熱鬧氣氛和情趣,何不慶祝自己本國的傳統節日?
英國的萬靈節(All Soul's Day)早已被遺忘。這天像中國的清明節,人們帶上菊花或石南花去掃墓,再通過彌撒和慶祝活動來紀念先人。這個節日,比起美式購物文化有意義得多。
萬聖節已傳至中國。有朝一日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也會來臨,如何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