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重遊日本,不在乎看風景,也沒有因為日圓貶值刻意買平貨,還是像過去一樣,主要看民情,其實物價也只「平」在歐美名牌衣物之類,基層並無得益,大不了受惠在麥記其中一款漢堡包只賣一百円而已。(相當於港幣六元六角)
經濟低迷,生意人對中國遊客特別關注,晨早電視節目教說「中國語」,顯然是為打工仔上班前做好跟中國顧客溝通的功課,可說用心良苦。
過去有人大讚日本的牛肉飯,好吃到天上有地下無,彈到香港同一品牌的日式快餐店牛肉飯,一文不值,於是好奇光顧一次,反而覺得香港水準更勝一籌。倒是隨團自費吃過神户牛柳,女士手掌般大小盛惠千多元港幣,的確是軟滑肉甜,不過付得起千多元吃一片牛肉,在香港不難吃到品質類同的肉食;也聽人說在日本本土出售那種什麼「丁」字牌即食麵,比外銷到香港的好吃千倍,可是日本老朋友笑說:「日本人都不吃這個麵!」也真是隔籬婆仔飯焦香;還有香港人熱愛的壽司呢,在食店林立的街道上,午餐時什麼形式小攤檔的包點粥粉麵都有人愛吃,偏偏就沒見過有人吃壽司,只有七彩繽紛的壽司攤檔獨憔悴。
都說日本人口味愛清淡,可是好幾家日式食肆就嫌味道過濃,是否「遷就」中國食客就不得而知。
最見日本色彩的,還是放學時間,小鳥般擠進地鐵那七八個穿着深藍校服、戴着深藍大圓邊帽的小學生,清一色脣紅齒白,都長着一雙輪廓鮮明好看的善良耳朵,嘻嘻哈哈你掃一下我臉珠我掃一下你臉珠,或者以音樂般節奏輕輕指拍對方的布書包作樂,同式樣的「書包」每人都有兩個:背着那個棕色硬皮的光潔漆亮四方等邊;腰前那個是扁方形深藍帆布包,都跟熨得平滑潔白衣領相輝映,形象清爽,就是教人眼前一亮。如果他們歡樂的童真,不會受到〈文部省教科書〉什麼「進入中國」誤導,長大後能多看他們夏目潄石、大江健三郎等良心作家對中國的熱愛,就是我們下一代的好兄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