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今年度的施政報告發表在即,十五年免費教育是巿民及學界關注的重點。有團體就趁報告公布之前請願,表達爭取「長全日」納免費幼兒教育的訴求,要求政府重視問題,減輕雙職家長的經濟負擔;同時,亦促請政府為幼稚園教師建立完善的薪酬機制,提高士氣,持續為幼兒提供優質教育。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轄下7間幼兒學校,數百名家長、幼兒及教師,昨日於中西區海濱長廊,參與由教協發起的「1.11幼教界大請願」,並透過心願樹、放紙飛機及拋彩虹傘等親子活動,為「長全日」學校爭取免費教育。
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幼兒教育服務總監劉燕琼表示,「長全日」幼兒學校的設立主要是支援雙職家長的需要,相關學校數量約佔全港幼兒學校的三成。對有消息指十五年免費教育只涵蓋半日制幼兒園,她批評這是「置基層家庭需要於不顧」,促請政府要顧及家長的需要,正視他們的子女接受「長全日」幼兒教育的基本權利,將「長全日」納入免費教育政策之中。
育有兩名女兒的葉先生和太太到場表達訴求。葉太表示,扣除學券資助後,仍要為兩名女兒支付合共四千多元的學費,這佔家庭收入的一成,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她認為「免費教育是基本權利,應視半日制、全日制以及長全日制為一個整體,一併實行免費教育。」
促設幼師薪酬機制吸專才入行
有十年教學經驗的廖老師就坦言,即使校內超過八成的教師已取得學位資歷,但仍未得到合理的薪酬,難以吸引專才入行,期望政府早日為幼師建立合理的薪酬機制,令幼師能持續為幼兒提供優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