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著名學者Laura-Ann Petitto鼓勵幼童恆常運用雙語,以取得較佳的學習效果。
腦神經學者分享美研究 教界提醒家長勿添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幼童同時學習多種外語,是好是壞?這個問題一直令家長苦惱。香港大學客座教授兼著名認知神經科學家Laura-Ann Petitto,昨日向傳媒分享其美國研究成果時指出,由出生至10歲,若幼童越早同時學習兩種至三種語言,其在語言、記憶、認知、閱讀能力等表現均較「單語」孩童為佳。學習雙語的貧童,亦比「單語」的富裕小孩有更好表現。不過,有教育界人士提醒家長,此舉某程度上會令孩子添加不必要的壓力,只怕弄巧反拙。
Laura-Ann Petitto是著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以研究幼兒學習雙語,和語言及腦神經的關聯而聞名,現為香港大學冼為堅傑出客座教授,亦為美國政府獻策,以教育神經學的理論改善美國的教育制度。
她昨日分享了其在美國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追蹤15組3個月至10歲幼童學習語言的情況,每組有學童學一種至三種語言。研究發現,幼童學習兩種至三種語言比只學一種為佳,特別在語言、記憶、認知、閱讀能力等方面,「幼童愈早接觸雙語,就更能掌握每種語言的學習。」
雙語貧童學習能力勝「單語」富娃
至於其研究的另一重點,是安排家境比較貧窮的孩子學習兩種語言,包括西班牙語及英語,而較富裕的小朋友就只學一種語言。於比較之下,發現學習雙語的孩童,學習能力較高,與其家庭經濟水平並無關係。
Laura認為,家長應讓幼童恆常運用雙語,透過電視、朋輩互動、遊戲學習語言,效果會較佳,而孩子學習語言時,並沒有優先次序,家長應平等對待每種語言學習。
同時,她亦提到,幼兒學習語言首先靠聲音,然後才到意思,長期聽到語言規律,就會逐步理解,並學懂語言。
學雙語令左腦語言區較發達
她引述研究報告指,學習雙語的兒童,左腦語言區域會較發達,也不會增加負責處理事情關連的腦部前額葉之負擔。最後,她提醒家長,越早讓子女學習雙語越好,越遲的話,需要付上更多時間去學習,且會有口音及不流利的情況。
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研究與發展)莫家豪表示,不少香港家長對子女的要求甚為苛刻,這會直接影響小朋友的童年,例如很多家長均看重子女的多元語言學習,希望藉此提升孩子的升學競爭力,但這種「功利式學習」未必是好事。
他指出,一般而言,孩童於成長期最重要是建立正確的社交技巧,「小朋友過早學習各種語言,只會令其童年期積壓各種壓力,若小朋友因此討厭讀書和學習,只會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