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蔡思銘(前排右二)認為這次交流經驗難忘,是「一生一次」的好機會。過程中,得到不少一生受用的啟發。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給人投資有道的印象,但原來他私底下是生活簡樸、熱愛工作和培養下一代的大慈善家。剛過去的年底,17名香港中文大學工商業管理碩士(MBA)學生赴美國交流與「股神」會面,一睹大師風采,更與他共晉午餐。學生見到巴菲特鮮為人知的一面,飲食簡約的他,相約學生於家鄉奧馬哈的平民化小餐廳用膳,最喜歡喝汽水,一日飲四五罐;而巴菲特關於管理與成功的分享,也讓學生大有得着,為自己的人生帶來新方向。
飲食要簡約 揀股須簡單
是次參與活動的港生是亞洲首批獲安排與巴菲特交流的MBA學生。有份參與的蔡思銘早前接受本報訪問,分享前後4天交流旅程的所見所聞。蔡思銘回憶起與巴菲特共晉午餐的時光:他坦言旅程前,曾認定巴菲特會是一個很自大的人,但透過傾談分享,感受到「股神」平易近人的一面,「真的沒想到巴菲特會選擇與我們在一間本土平民化的餐廳見面。我本來以為他一定喜歡吃奢華的鮑參翅肚,但反而他最喜歡喝汽水,一日可以飲四五罐。」
於午餐環節,學生更有機會向巴菲特發問,蔡思銘指,中大同學合共問了兩條問題,包括對投資阿里巴巴等的互聯網和電子商貿類公司的看法,以及一生中在投資方面作出最大的錯誤。蔡思銘歸納出巴菲特的答案,從中領略出巴菲特獨到的投資方式,就是「揀股要簡單」;另巴菲特又老實提及其一生最大的錯誤,是曾經用公司股票換取其他投資,最終雙重損失,令他後悔不已。
而交流團的另一「重頭戲」,就是參觀巴菲特在奧馬哈的3間傢具、玩具和珠寶企業。蔡思銘留意到企業中的員工都熱愛工作,更視此為人生的榮譽,證明巴菲特是管理有道的人才。他認為,從整個交流旅程中,能從巴菲特身上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學習到如何從失敗中學習,「巴菲特告訴我做事思想要正面,即使失敗過,都應向前望,否則只會令自己停滯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