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女士(左)去年跌斷髖關節,物理治療師協助鍛煉各組步行肌肉力量,現時已康復九成。 袁楚雙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袁楚雙)冬季不少長者穿上厚厚衣物禦寒,活動不靈活令長者容易跌倒,當中以臀、腰、手腕及膊頭骨折個案最多。九龍中醫院聯網冬季平均每月接收逾80名病人,比夏季月均約40名病人高一倍。
重災區伊利沙伯醫院2005年起引入跨專科的統一臨床流程,為骨折病人在入院後48小時內做手術。據悉醫管局亦有意為全港醫院統一骨折手術流程,縮短病人輪候手術的時間。
一般人即使站立時跌倒,亦不會輕易跌斷髖關節,不過長者較多患有骨質疏鬆症,受肌肉功能下降及協調性變差等因素影響,加上部分長者服用影響神智及控制能力的慢性病藥物,均使長者容易跌倒。以伊院數據顯示,長者髖關節骨折個案由上世紀1999年約500宗上升至近年年均600宗至700宗。
伊利沙伯醫院創傷及矯形外科部(骨科)部門主管李威儀指,髖關節骨折令患者坐立均感痛楚,而且老人長期臥床可引致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褥瘡等併發症,因此應盡早做手術穩定骨折或置換關節。現時院方利用統一臨床流程,在病人一入院便設定康復目標,經相關檢查後安排接受手術,並在手術後兩天內開始復康活動,並有個案經理跟進病人,平均可讓病人縮減兩天住院日數。
長者跌倒倡48小時內做手術
李續指,目標是病人入院後48小時內做手術,2001年只有約一半病人達標,引入流程後已有七成多病人達標。他透露,各醫院都有一套處理骨折病人的流程,醫管局參考伊院做法,正研究統一所有醫院流程,料落實時會公布。
該部門顧問醫生李建邦指,髖關節骨折的病人平均年齡約在80多歲,多數在家居跌倒所致,他建議長者要適量曬太陽,並進行負重運動如太極、散步等,強化肌力與改善平衡力以防跌倒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