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航行於漆黑大海的《(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


《(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新文本戲劇節」踏入第三年的作品。過去幾年的「新文本運動」展演,不論是熱身系列「文本的魅力」(二○一○年)或「新文本戲劇節」(自二○一二年始)本身,大多引介或改編歐陸劇場一些已然相當成熟的劇作,如《母雞身上的刀子》、《遠方》、《神級DJ》、《驚爆》、《金龍》等等。而《(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創作班底已相當魔幻,由香港劇評人鄧正健編劇、馬來西亞籍劇場導演高俊耀執導,為「新文本運動」中第五個香港本土創作,亦是壓卷之作。顧名思義,《(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的確亟欲指涉香港乃至中國的魔幻現實。

《(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通過斷簡殘篇式片段,嘗試極富抽象意味地直指香港、傳統中國的「革命運動」。「荊軻刺秦」的故事便赫然粉墨登場,比照當下現實。「荊軻」作為《史記.刺客列傳》中一名傳奇刺客,《(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在其「俠以武犯禁」的核心精神上大做文章,強調亂世中殺出血路,可能往往需要「俠以武犯禁」的膽識和勇氣。全因為刺客們通常也具備遊俠的特質-「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

因此,《(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的想像其實相當具體,在無解的時代,要扭轉時勢和自身的命運,可能需要更破格的人物和舉措、乃至衝擊來打開局面。然而,《(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的荊軻形象卻因為碎片化的敘事而顯得滑稽,並疏離地穿梭於香港種種社會運動中。儼如平行時空,劇中三男二女演者不時急促變動而構成不同組合,時而是粉筆少女,時而是社運青年,時而是釘子戶,時而是悼念群體,並呢喃着各式新詩式、疑似「離地」的言語,如詩、小說、歷史、劇本是如何如何的。故事內容、劇本創作取向明顯傾向詩化、概念化,只想呈現最簡省的片言隻語,來照見整個令人無力沮喪的現實。

想當然是的,《(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開宗明義講「魔幻」,自是取材自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寫作。當中的小說情節、角色和敘事者通常都不是真實的,並把現實描述為一種全然流動的狀況,角色也會將這種流動的現實視為理所當然。更重要的是,觀乎拉丁美洲的一系列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通常是由壓迫、獨裁或集權的社會荒誕所觸發,甚至可說是對於高度危險的政治現實的一種調適,作者從創作中超越這些政治現實和社會限制。可惜的是,牛棚劇場《(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太沉溺於言語上的「觀照當下」,使得全劇相對流於空洞,縱有稍稍具體的片言隻語,但魔幻部分嚴重不足,荊軻似插科打諢多於「以武犯禁」。

誠然,《(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的劇本或許略帶乾澀、悶藝,馬來西亞籍劇場導演高俊耀的導演手腕卻力挽狂瀾。首先,在假天花上的一個圓形洞,配上一個圓形的旋轉窗,像船艙中張看的唯一途徑。不但曲折地把劇場所呈現的香港比喻作將沉沒的一條船,同時圓窗又是局中人的一切希望所在,有它就有光。當它轉動時,透光狀態把昏暗如黑盒的劇場,映照得像在航行於漆黑大海。同時,圓窗外不斷灑下白色粉末,有時灑地上,有時灑在旋轉窗下演員身上,造就了一種「灰頭土臉」的活潑形象。潛台詞就是「犯禁」的結果。那麼,我們不禁捫心自問,如果張口就是灰土,你還會選擇發聲嗎?單是導演的編排和構圖,已見匠心。

另一方面,《(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全劇演員服飾屬暗黑系列。在牛棚劇場中加建的黑牆和假天花中,空間被壓縮了,人的活動空間少了,演員之間的肢體碰撞也增多了,輕輕巧巧幾個空間處理便把現實困境呈現。最後,全劇以少女在滿地灰土 (按:即原來的白色粉末)拭抹作結,少女可能會在地上再畫粉筆畫,也可能從此隱退。當燈光逐漸暗下去時,少女還在不斷竭力拭抹,情景動人。為香港、中國內地,以至世界上任何一個需要負隅頑抗的現實角落,留下餘音裊裊。■文:梁偉詩

相關新聞
舞台上呈現柔情「鄧麗君」 焦媛:以人為本 由心出發 (2015-01-31) (圖)
航行於漆黑大海的《(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 (2015-01-31)
百老匯音樂劇《貓》3月澳門演出 (2015-01-31) (圖)
經典電影改編舞台劇《小城之春》4月在港首演 (2015-01-31)
編者按: (2015-01-31)
民藝風物回歸生活 積極跨界尋求「新生」 (2015-01-27) (圖)
藝評:淺談純藝術之策展人(上) (2015-01-27)
藝訊:糅合科技與手工的抽象藝術《JEFF ELROD》 (2015-01-27) (圖)
龍岩「採茶燈」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民間舞蹈探路「大雅」 (2015-01-23) (圖)
《鏡海魂》-澳門文化新名片 (2015-01-23) (圖)
新疆原創話劇《大巴扎》獲中國話劇金獅獎 (2015-01-23)
《聶小倩與寧采臣》一個勇敢女人和一個乾淨男人的故事 (2015-01-23)
俄羅斯至上主義畫家馬列維奇 跟隨他愛上方塊 (2015-01-20) (圖)
藝評:港年輕編舞的記憶旅程 (2015-01-20) (圖)
藝訊:南京國際美展簽約作品巡展 (2015-01-20) (圖)
藝訊:雍和藝術區「發現.走進生活的藝術」 (2015-01-20) (圖)
四大名著終章 《紅樓夢》探尋男女愛慾 (2015-01-16) (圖)
韓紅力挺三寶音樂劇《聶小倩與寧采臣》獻唱主題曲 (2015-01-16) (圖)
政府舉辦比賽 培育本土舞蹈精英 (2015-01-16)
中國美院聯手中央美院 「1:1計劃」系列展首展 (2015-01-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