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首部以澳門為題材的新編歷史京劇《鏡海魂》,講述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施虹羽 澳門報道)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由澳門基金會和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共同打造的首部澳門題材新編歷史京劇《鏡海魂》,於日前在澳門公演兩場。
該劇的舞台設計,充分展現了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其中包括大三巴牌坊、農田、海岸線、葡萄牙歐式建築、大炮台等,讓觀眾剛一入場就感受到澳門風情。而本土味道、澳門元素也相當突出,包括廣東話童謠「氹氹轉」出現在劇中與京劇音樂和諧嫁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醉龍」融入劇中首尾呼應,和劇情、主人公命運緊緊相連。整台戲鑼鼓一敲、主演亮相,標準的京腔京調加上一板一眼的唱唸做打,令人耳目一新。
該劇是以澳門歷史上的真實事件為藍本,講述一百六十五年前,葡萄牙第七十九任澳門總督亞馬留為擴張己國勢力、佔據地盤,在龍田村毀田地、強拆房屋、踏平祖墳,激起龍田村村民眾憤。為保護家園,以沈志亮龍田七兄弟為首的村民在與葡兵的激烈衝突中,刺殺了亞馬留。事件發生後,清政府不敵葡方壓力,將沈志亮問斬。
該劇編劇為澳門人穆欣欣,她表示,當初編寫這個劇本,源自澳門基金會期望打造一台由本地人創造,再結合內地專業力量合作完成的澳門本土題材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反映的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澳門故事,在歷史上亦是澳門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表示,該劇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將澳門的精、神、韻和澳門人的情、義、節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充分演繹了澳門人愛國愛澳的家園情懷、包容開放的地方性格和澳門人渴望和平、和諧、國泰民安的心懷。「《鏡海魂》是澳門與內地一次成功的藝術合作,相信通過今次的嘗試,可以探索出一條內地與澳門深度合作,歷史與藝術緊密結合的可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