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某報多日刊登廣告,說購買該報一份,即可憑贈券換取江詩丹頓手錶一隻。
嘩!天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事?眾所周知,江詩丹頓是世界名錶,動輒要數十萬元一隻。如何能以區區數元買一份報紙換取?
這是老眼昏花了!廣告是說,可以換取一本手錶刊物。而這份名錶刊物,都在封面印上大大隻的瑞士江詩丹頓名錶的廣告,「換取」的字眼便印在這隻名錶廣告下面,驟眼一看,好像換的便是一隻名錶。
但廣告誤導的地方多的是。比如,經常可以見到販賣甚麼紀念名錶或甚麼紀念金銀牌之類的廣告。說這些名貴東西限量發行,只製造一百個或若干個,就是叫購者「手快有手慢無」。好像一購入便馬上升值,因為「限量」。誰知道這些勞什子的東西,有甚麼升值可能?
其實天天誤導我們的,還有超市的廣告。超市廣告每天都有一些「優待」,買一種商品,加多少錢,便可以換取另一款商品。如果購者以為有便宜貨,那就上當了。市民每天去超市,買一大堆商品回來,原因就是受廣告誤導,認為得了小便宜。而且廣告說:「只限今天」,更加要趕快去買。超市花錢連日賣大幅廣告,這些廣告費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是由誤導的買家付出的。
有熟悉行情的街坊說,在街頭巷尾的士多出售的商品,往往比超市的便宜。他們善於「格價」(即比較價格的意思)。當然,超市賣不貴一些,它哪裡能付出這麼龐大的廣告費?
資本主義社會,誤導公眾的比比皆是。就是銀行,也是如此。某銀行廣告說吸收人民幣存款,存入十萬,可獎勵一個價值千多元的「福袋」。到銀行一問,卻又有三大條件:一是要由該行「工商」部門批准;二是人民幣有升跌,要注意風險;三是要有理財戶口。
總之限制多多,該行似乎又是不在乎吸收存款,那又何必刊登廣告,並以贈送福袋招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