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主要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商品互通有無,今天「一帶一路」交流合作範疇要大得多,可以在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等方面互通有無、深度交流。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需要國內外萬千商家的落實。而華南城就是一個集商貿、物流、文化、旅遊於一體的大型平台,包括專業批發市場、倉儲物流配送、綜合商業、電子商務、會議展覽、生活配套、綜合物業管理等業態。形成了多行業、多品種的上下游全產業鏈,匯集了國內外數十萬個成熟商家。華南城可以協助國內萬千商家走出去,協助國外萬千商家走進來。他們不僅做平台還做品牌,如好百年、乾龍物流、華諾設計等,也可以輸入輸出進行交流合作。
華南城正是踐行國家戰略、順應經濟規律的生動體現。■香港文匯報記者孫雪、曾萍、唐琳
資源互補 聯動發展
據了解,2013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4。過去10年,中國與沿途國家的貿易額年均增長19%。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遊客數量約5億人次,周邊國家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將率先受益。
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聯席主席鄭松興表示,「一帶一路」對華南城來說是很好的機遇。華南城八城聯動,很多產品可以互相調動。「華南城之所以是華南城,就因為它的資源特別多,它在全國佈局,已經形成了一個網絡,各個地方可以優勢互補。這對於華南城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來說,就是最大的好處。」
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依托新歐亞大陸橋上最大的國際內陸港的港口服務功能,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品在中國集中展示、交易搭建永久平台。
坐落在中國對接東盟橋頭堡地區的南寧華南城,也成為華南城佈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後第一個國際性大型商貿物流基地和產品交易平台。
而借助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的地理優勢,哈爾濱華南城則打開東北亞大門,向「中國的華南城 世界的供應商」這一目標,邁出堅實的一步,將其打造成為中國東北首席對俄經貿合作中心和中國東北陸港倉儲物流全智能服務中心,成為東北亞最大的品牌、展示、採購、銷售基地和永不落幕的博覽會。
積極融入國家「國際化」戰略
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只有把准市場脈搏,企業才能產生持久的生產力、旺盛的生命力。華南城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梁滿林常言,「當華南城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華南城就必須創新自己的商業模式,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而從華南城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華南城每一座新城的建立,不僅開創了當地改革創新的先河,更是迎合市場需求,將其放在國家戰略高度,建成一座「國際化」大城。
2012年9月21日,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拉開了中國與東盟各國企業合作交流的序幕。隨後,南寧華南城被授予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稱號,開始建設中國-東盟博覽中心。作為未來對俄貿易的重要承載者和橋頭堡,哈爾濱華南城同時啟動了中俄貿易大廈和彼得堡大酒店等兩大對俄貿易項目,開創前所未有的東北亞經濟圈新格局。借助西安古絲綢之路起點和現代歐亞大陸橋交通樞紐的優勢,有效打通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商品交易和物流大動脈,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星光之城」。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對華南城的發展模式推崇有加。他分析華南城的成功原因時表示,「應需而為」是華南城最為關鍵的一點。可以說,華南城因順應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而落地,又因自身的發展成為促進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實現的重要引擎。
融通國際國內資源市場
現階段,中國企業正致力於參與全球產業分工。雖然中國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正在國際化的市場,但是就單個行業來說,原材料的採購和產品展示如果能聚集和形成國際化市場,那麼將對企業是極大的幫助。
而華南城作為一座綜合商貿物流航母,利用其豐富的上下游產業資源,為欲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企業提供了服務平台,並為進駐企業提供完整的工業原材料配套體系,將「國際市場國內化」,同時也將「國內市場國際化」。
據介紹,華南城進駐商戶都是國內外相關行業的知名企業,包括國內外原材料供貨商和代理商,使廣東省內外相關的製造企業不用到國外、省外就能採購到企業需要的原材料,國內企業生產的原材料也可以通過華南城出口到世界各地。
據了解,目前華南城已和全世界1200多個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四十多個國家駐港領事、商務代表建立了聯繫。一批跨國企業在華南城設立了採購中心,目前已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際商家以及許多港台客商選擇華南城作為新的創富平台,華南城內30%-40%將是境外商戶,其餘都是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原材料生產企業和採購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