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濟源市委書記王宇燕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濟源市委書記王宇燕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堅持把開放招商作為「一舉應多變」、「一招求多效」的戰略性舉措,強化龍頭引進,推動產業集聚發展。2015年要進一步提升開放水平,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努力在承接產業轉移的競爭中打造新優勢。■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紅麗 通訊員 段瑋娜、陳艷
開放招商成效顯著
面對錯綜複雜的宏觀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濟源市堅持把開放招商作為「一舉應多變」、「一招求多效」的戰略性舉措,開放招商紮實推進,成效明顯。
王宇燕介紹說,2014年濟源堅持擴大投資穩增長,集中實施「3個100」項目攻堅計劃,即100個重點項目、100個重點企業、100個招商項目,全年實施1000萬元以上項目356個,其中億元項目188個。在全面擴大開放招商方面,實行四大班子成員抱團招商和產業招商業主負責制,充分利用各類招商平台,集中開展產業專題推介、項目集中簽約。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96個,招商引資同比增長13.6%,到位省外資金同比增長16.9%,居全省第四位;實際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25%,位居河南省第一位。力帆新能源電動汽車首批下線,伊利乳飲料、巨力鋼絲繩等項目竣工投產,中國煤科機電產業園、西安交大產業園等項目進展順利。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濟源辦事處獲批,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8.5%。在談到濟源着力打造優良投資環境時,她說濟源堅持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開放招商的關鍵環節,在提升自身承載力和吸引力上下功夫,實行項目聯審聯批,手續全程代辦,服務無縫對接,推動項目落地顯著提速。重慶力帆新能源汽車項目2014年4月1日在第八屆投洽會上成功簽約,6月23日開工建設,8月30日完成廠房建設,9月30日完成設備安裝,12月27日舉行汽車下線儀式,創造了國內汽車行業從建廠到投產最快的「濟源速度」。
產業集群發展迅猛
產業集聚發展是推動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王宇燕稱,打造產業聚集平台,就是形成「創新高地」和「成本窪地」,必須大力推進產業鏈龍頭招商,重點引進行業龍頭、領軍企業和延鏈補鏈項目,才能推動產業集聚發展與轉型升級。目前,濟源中原特鋼與西門子奧鋼聯、濟鋼與意大利達涅利深化合作,鋼鐵產業實現了產業鏈價值鏈有效延伸;不斷深化與富士康合作,建設了結構件、模具、福士瑞精密製造三大產業板塊;依托萬洋有色基地,形成了天能綠色蓄電池、山東泰山石膏板、杭氧工業氣體、金銀深加工等一條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伊利乳業、隆平高科、君源有機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引進,有效地加快了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最近我市的虎嶺產業集聚區被確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可以說又為我市對外開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平台支撐和廣闊的提升空間,成為我市招商引資發展的新支點。」王宇燕對記者說。
新常態新作為 共創共贏共發展 新常態新作為 共創共贏共發展
新的一年,如何把握重要機遇,攻堅克難,引進新鮮「血液」,激活內生動力,提高經濟活力和開放水平?王宇燕介紹了濟源的區域、產業、環境、政策優勢和下一步招商的整體謀劃和重點措施後,真誠地向香港工商界的朋友發出了熱情的邀請:「濟源將加大力度在香港組織經貿交流活動和投資說明會,強化兩地溝通與交流,希望香港的朋友們能多來河南、多來濟源參觀考察;我們由衷期待與香港深層次寬領域地開展交流合作,努力實現共創共贏共發展!」
王宇燕告訴記者,今年,濟源市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城鄉一體化為統攬,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開放的重要突破口,堅持「5個着力」,力爭引進省外資金增長、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增長達到10%以上,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
一是着力突出招大引強。瞄準國內外500強、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重點引進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成長性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現代物流、金融業等高成長性服務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和具有規模優勢的產業集群。
二是着力培育產業集群。緊抓河南省委、省政府實施「百千萬」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的發展機遇,立足《濟源市「十三五」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着力打造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和裝備製造2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着力壯大現代化工產業、能源及新能源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等3個百億元級產業集群,着力培育電子信息智能終端產業集群。
三是着力拓寬開放領域。堅持引進外資與引進民資相結合、引資與引智引技相結合,加大科教文衛、農業、基礎設施等領域開放力度,強力推動開放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拓展,向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延伸,實現可開放者盡開放。積極謀劃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強與鄭州、洛陽等主要節點城市的對接融合,全面推進與香港、台灣以及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貿易往來和經濟技術合作。
四是着力創新招商模式。堅持重點產業為導向,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圍繞主導產業延鏈補鏈開展專題招商。大力開展小分隊招商、駐地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招商模式,重點加強在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珠三角等東南沿海地區的招商力度,着力推動開放招商由普通招商向精準招商轉變。
五是着力優化投資環境。加快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等園區水、電、熱、氣、路、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加快籌建出入境檢驗檢疫濟源辦事處,積極謀劃海關、綜合保稅區等建設,不斷提升產業配套能力和承載能力。加強招商引資信息處理和受理服務、招商引資聯審聯批和代理、外來客商投資服務中心機構等開放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引進國際通行的行業規範、管理標準和營商規則,打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