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文識趣:處世應求「有用」還是「無用」?


細研莊子之二

莊子之道,崇尚自然,嚮往無待。他慨嘆「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認為「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在《莊子》一書中,《逍遙遊》、《人間世》、《山木》等篇多次以「不材之木」為例,指出材質「有用」的樹,往往會被木匠斬伐;相反,被木匠認為「無用」的樹,才可以頤養天年。

那麼,做一個「無用」的人,是否就代表最好?讓我們來看看《莊子.外篇.山木》的寓言: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①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②,舍③於故人④之家。故人喜,命豎子⑤殺雁⑥而烹⑦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譯文

莊子在山中行走,看見一棵大樹,枝繁葉茂,伐木工人停在樹旁卻不去砍伐它。(莊子)問他(伐木工人)緣故,他回答說:「(這棵樹)沒有甚麼用處。」莊子說:「這棵大樹就是因為『無用』才得以終享天年啊!」莊子出山後,留宿在老朋友家。朋友很高興,叫童僕殺鵝來款待莊子。童僕請示(主人):「有一隻鵝會叫,另一隻鵝不會叫,請問該殺哪一隻?」主人回答:「殺那隻不會叫的。」第二天,弟子問莊子說:「昨日山上的大樹,因為『無用』而得以終享天年;如今主人家的鵝,卻因為『無用』而被殺死。請問先生將如何處世?」

註釋

①不材:不可取作木材,引申指無用。

②夫子出於山:夫子,先生,指莊子。成玄英疏:「門人呼莊子為夫子也。」《經典釋文》載一本作「夫出」,諸家頗以為是,認為「子」為衍字。吳汝綸《莊子點勘》認為「夫」字當屬上句,作句末助辭,可備一說。

③舍:留宿,休息。《說文》:「舍,市居曰舍。」《釋名》:「舍,於中舍息也。」

④故人:舊相識的人,即老朋友。

⑤豎子:孺子,此指童僕。

⑥雁:鵝。案:「雁」為鴻雁,此當作「鴈」,指家鵝。《說文》:「鴈,鳥我也。」「鳥我,鳥可鵝也。」《方言》:「鴈,自關而東謂之鳥可鳥我,南楚之外謂之鳥我,或謂之鶬鳥可。」

⑦烹:進獻、款待。古籍中「亨」、「享」、「烹」三字往往混用,王念孫認為「烹」當讀「享」,謂故人殺雁而供莊子享之也。「享」與「饗」通,《呂氏春秋.必己篇》作「令豎子為殺雁饗之」,可以為證。烹或如讀,釋為烹煮,亦通。

材質不佳的樹,被人認為「無用」,最後反可頤養天年,避免被木匠斬伐;而不懂鳴叫、同被認為「無用」的鵝,卻因此被人殺死。莊子認為「無用之用」是「大用」,但現實中被評為「無用」的人事,下場往往較為悲慘不堪。即如上文中的樹與鵝,雖同樣被認為「無用」,結果卻是一死一生。面對弟子關於「不材之木」與「不鳴之鴈」的提問,對於「有用」與「無用」間的兩難,莊子到底會如何回應?我們又應該如何處世呢?讀者不妨先想一想,我們下篇再續。■謝向榮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講師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名師應試錦囊:審清題 心思細 閱讀卷沒難度 (2015-03-18) (圖)
古文識趣:處世應求「有用」還是「無用」? (2015-03-18)
學通成語:口蜜腹劍 (2015-03-18) (圖)
談學論文:從柳宗元《斷刑論》看多角度論證 (2015-03-18)
言必有「中」:口語溝通多用雙音節詞 (2015-03-18) (圖)
名師應試錦囊:讀柳宗元《永州八記》有法 (2015-03-11) (圖)
吾寫吾得:肖像描寫非尋人啟事 (2015-03-11) (圖)
「中」有理據:人定勝天 (2015-03-11) (圖)
中文視野:《列子.楊朱》:弔詭的管治 (2015-03-11) (圖)
文化拾穗:「對照拈連」拓展文章內容 (2015-03-11)
名師應試錦囊:口語卷題分四種 逐一熟習取上等 (2015-03-04)
古文解惑:《莊子》選讀──破成見 棄執着 (2015-03-04)
掌握正反義: (2015-03-04) (圖)
談學論文:食饌書寫與東坡情懷 (2015-03-04)
言必有「中」:從「紙仔」學宋詞《九張機》 (2015-03-04)
名師應試錦囊:逐利「失本心」 生比死痛苦 (2015-02-11) (圖)
古文識趣: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2015-02-11) (圖)
戒掉錯別字 (2015-02-11) (圖)
尖子教路:閱讀理解題目 有時暗藏「貼士」 (2015-02-11)
文化拾穗:寫作如建屋 不懂布局僅泥匠 (2015-02-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文星級學堂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