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探討香港在「十三五」中的定位


楊孫西

據報道,國家「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已經展開,再次將港澳納入規劃並單獨成篇,一方面是中央支持港澳發展之舉,另一方面將港澳納入中國對內對外全盤戰略佈局,亦是國際新形勢的應對之策。今年的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強調,「繼續發揮香港澳門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特殊作用」,香港社會各界開始探討香港在國家未來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國家對香港的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推動大型基礎設施合作,加強兩地互聯互通;編制落實有關地區規劃協定,深化粵港區域合作;推動內地與香港雙向投資,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保障港澳重要物資供應,維護香港民生;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推動CEPA相關工作,支持對香港進一步開放。

促進兩地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專家預測,國家「十三五」將實現以服務業大國為重點的經濟結構大國的轉型與改革,即由工業大國走向服務業大國,才能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首先,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升級,關鍵是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未來幾年,如果不加快推動以研發為重點的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就難以實現工業的轉型升級。就是說,工業的轉型升級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賴程度明顯提高。其次,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也很重要。當前,內地社會消費需求結構升級的大趨勢已經形成,從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升級;從物質消費向服務消費升級;從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升級。

近年來,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簽訂與實施,既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潮流的推動,也是拓展及提升兩地經貿合作領域和層次,促進兩地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內地與香港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結構的差異,使兩地形成了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經濟關係。經濟優勢的互補性使兩地在以往的經貿合作中已取得了較大的收益。

全面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經濟學家認為,我國將繼續轉向消費主導型的經濟體系,所以保險及消費、互聯網及服務等行業仍有投資機遇,而與核能相關企業亦值得關注。受惠於相關政策,醫療保健、環境保護及清潔能源相關行業亦被看好。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在廣東省對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暫時調整有關行政審批和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並從公佈之日起施行。這為內地首份「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方式簽署的自貿協定掃除了最後的法規障礙。該協議是內地首份參照國際標準,以「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方式簽署的自貿協定,開放的深度和廣度都超出以往的CEPA措施。

《決定》提出,改革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廣東省投資服務貿易領域的管理模式。《決定》明確,擴大服務業開放,需在廣東省對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暫時調整實施的有關行政法規、國務院文件和經國務院批准的部門規章的相關規定的具體範圍。《決定》還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廣東省人民政府要根據上述調整,及時對本部門、本省制訂的規章和規範性文件作相應調整,建立與《協議》要求相適應的管理制度。促進互聯互通基礎建設合作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全面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和內地是一個主權國家內部的兩個單獨關稅區,雖然CEPA的名稱不同一般的優惠貿易安排,內容也比一般的優惠貿易安排更深遠,但其在實質上還是要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以及實現貿易合作,所以CEPA是多邊貿易體制下區域經濟整合的一種,香港從中受益匪淺。

建設創新驅動的新經濟社會

不可否認,香港擁有相對的優勢,那就是對國際社會的了解和認識,包括對國際規則的適應。隨着知識經濟、資訊經濟時代的到來,高新技術及高科技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香港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區位優勢和技術、人才及研發優勢,吸引內地人才,在香港或珠江三角洲地區共同建立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同時,也可為吸引外資到香港建立研發中心,為發展高增值產業創造有利的條件,以推動兩地高增值產業的發展。

香港可發揮橋樑作用,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吸引外國企業利用香港作為進軍內地龐大市場的平台。應該看到,香港擁有高等教育、市場及法律制度方面的優勢,可以在創新及科技產業化方面發揮巨大潛力,配合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國家戰略,與內地互利共進。

相關新聞
陳健民攻擊梁振英暴露反中亂港野心 (2015-03-24)
廿四味:《蘋果》向曾偉雄柴台 欲把香港變烏克蘭 (2015-03-24)
「中國崩潰香港獨立」的白日夢囈可以休矣 (2015-03-24)
探討香港在「十三五」中的定位 (2015-03-24)
星洲選擇了李光耀 亞洲也在選擇李光耀 (2015-03-24)
平實看待香港與內地關係 (2015-03-24)
增設第三條跑道有實質需要 (2015-03-24)
M503航線是有利於台海穩定惠澤民眾的和平通道 (2015-03-23) (圖)
廿四味:毛孟靜帶頭「反水貨」怎可抵賴 (2015-03-23)
果敢衝突背景複雜 捲入戰火百害無利 (2015-03-23)
法治香港是共振中華的重要樞紐 (2015-03-23)
反對派裡通外力亂港反華行為可恥 (2015-03-23)
民主黨少壯派借「三跑」向主流派開火 (2015-03-23)
「捍衛校園」賊喊捉賊 (2015-03-23)
練乙錚利用特首女兒作政治攻訐冷血刻毒 (2015-03-21)
香港法治流失的破窗效應 (2015-03-21)
鍾庭耀妄談「公投」證明心虛膽怯 (2015-03-21)
「反水客」暴行超出言論自由界限 (2015-03-21)
西方走廊:英國下議院「不務正業」屢演鬧劇 (2015-03-21)
「台獨港獨齊頭並進」 洩露美國反華亂港部署 (2015-03-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