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譚惠珠說,「佔中」是因年輕人對基本法理解出現問題。 馬靜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葛沖,實習記者 任芳頡、許一傑 北京報道)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昨日在京出席香港基本法頒布25周年座談會時表示,「佔中」是因年輕人對基本法理解出現問題,80後及90後不了解「一國兩制」,特區政府應大力支持讓年輕人知道國家苦難歷史,找回對國家的自豪感。
譚惠珠表示,去年發生的大規模的違法「佔中」行動,根本原因在於香港社會,尤其是青年人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落實出現了錯誤。其中也有一些客觀因素存在。80後、90後的年輕人對整個中英談判的過程、基本法的起草,以及過渡期的一些爭論及其根源並不熟悉,對「一國兩制」的精神及具體落實的制度安排也不了解。客觀上造成了他們往往認識不到自己的一些要求違背了基本法,違反了「一國兩制」原則。
她指出,由於港英政府在教育上實行去中國化的做法,不只是香港年輕人,許多香港人都缺乏對國家民族的認識與了解,多數港人對國家民族的苦難歷程不了解,也不了解國家民族是如何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下,擺脫列強瓜分、結束割據分裂、戰勝日本侵略,最終建成了民族獨立、國家統一、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更不甚了解新中國是如何在一窮二白的艱苦條件下奮發圖強、勇於糾正發展道路上的錯誤,開展經濟改革、對外開放,最終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指回歸後多談「兩制」少談「一國」
「我們不能夠怪英國人不教中國的近代史,回歸之後,我們也沒有着力填補這個國民思維教育的空白。」譚惠珠指出,回歸之後,香港本身對基本法的推廣,向宣傳「兩制」傾斜,少談「一國」,加上外力的干預,令當下年輕人的國家民族觀念薄弱,香港社會的穩定是可以被動搖甚至造成國家被分離的危險,這個並非危言聳聽。
譚惠珠認為,特區政府應該重視對香港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中國歷史和國民教育,在教材方面應該大力支持,也可以利用網路讓年輕人認識這段歷史,對中國人民的苦難以及奮發圖強的歷程深刻了解。
她強調,國家和香港是命運的共同體,香港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國家對香港的一些優惠的政策支持是不遺餘力的,當前兩地出現的一些問題,完全可調節適當的政策來解決,「香港的前途不能夠獨立於國家的命運。香港正處於一個天時地利的時代,但是我們要找回自己對國家民族的自豪感,那是找到人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