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 輝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所論說的「靈光」(aura),當中具有「原真性」(authenticity)、「膜拜價值」(cult value)及「審美上的距離感」(aesthetic distance);他認為攝影標誌蚑しs的第一次真正革命,照相底片可複製大量的相片,藝術的社會功能改變了,不再建基於儀式,而是建基於政治,當靈光日漸消逝,「膜拜價值」被展示價值所取代了。
「原真性」也者,就是即時即地性,本雅明指出:「藝術品的即時即地性即它在問世地點的獨一無二性」,「原真性」在機械複製時代來臨之後就逐漸消失了;至於「審美上的距離感」,本雅明將自然對象的「靈光」界定為在一定距離之外,而感覺上如此貼近之物獨一無二的顯現,他用詩化筆觸描述此一感覺:「在一個夏日的午後,一邊休憩茪@邊凝視地平線上的一座連綿不斷的山脈,或一根在休憩者身上投下綠蔭的樹枝,那就是山脈或樹枝的靈光在散發......」
藝術起源於巫術,幾乎所有的民族在原始時代都有巫術,讓肉體的生存及靈魂得以安頓;巫術不管用就產生了科學、宗教和哲學,本雅明認為藝術作品的可機械複製性,在世界史上第一次把藝術品從它對禮儀的寄生中解放了出來。他以外科醫生和巫醫為例,對比了攝影師和畫家的區別:外科醫生的治病方法與巫醫不同,巫醫用伸手比劃來對待病人,而外科醫生則深入到病人身上動手術......
畫家與所繪對象保持荈Z離,因為他要表現整體;攝影師則相反,深深沉入到拍攝對象,按照一定的法則將「碎片」組合起來;藝術不再神聖了,大眾可以在各種場合觀看藝術複製品,這就帶出另一個問題:機械複製的技術普及之後,面向不同受眾所展示的已經再沒有原作,那麼就不禁要問:原作、起源、源頭等等到底是什麼?
在本雅明看來,那無疑是藝術的徹底大清算,歷時性消除了,也就是對傳統和歷史的大清洗,不同時代的人物可以共時存在,藝術的功能不再奠基於儀式,從此以後奠基於政治實踐,網絡使大眾成為藝術的創造者,但當觀眾在面對冷冰冰的屏幕時,只是通過數碼手段將藝術品「複製」呈現。
在機械複製過程中,數碼複製無可窮盡,因為每一個複本都是原作,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論述的「擬像」(simulation),所指的已經不再是「指涉性存有」(referential being),而是透過「模型」大量生產「現實」,最終演變成「超現實」(hyper-reality)--比現實更真實。
美國學者普斯特(Mark Poster)將網絡時代稱為「第二次媒體時代」,第一次媒體時代的產物包括電影、收音機與電視,其後藉虒穈T數碼化,電視與電腦媒體整合,傳播演變成「多對多」(many-to-many)了,資訊生產者、分配者、消費者之間的界限被打破了,傳播的社會關係亦被徹底改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