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杉崎真之助(左一)、李永銓(中間)、高橋善丸(右一)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白色代表我們每一個人,黑色代表為你的每個想法和事情做出犧牲的人。第一張跪着成為椅子的人為你墊背,第二張的人像把傘成為你的保護者,第三張躺着成為階梯的人也作出犧牲。」要知道「我們每一步成功的存在,是別人作出犧牲的情況下,支持了我們的成功。」這案例來自對三位著名設計師的專訪,他們想喚起人內心的觸動,以此指出中國內地、香港、日本設計業現狀是何局面。■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霍蓉
李永銓、杉崎真之助、高橋善丸都是熟悉中國的著名設計師。李永銓,香港人,大家叫他Tommy,是香港最早到大陸合作的設計師。杉崎真之助、高橋善丸,日本人,時常在中國辦講座、Workshop,有自己的設計公司,仍在學校任教,影響力從90年代至今。他們三人是同時代的人,見證了設計業的兩個時期,使用電腦之前到使用電腦之後。
杉崎真之助,第一次到香港是香港回歸前的10年,因為香港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可以看到漢字和英語一起交匯使用,他很喜歡。那時他沒到過大陸,只用望遠鏡看過深圳,現在每年都會到香港走走,覺得深圳變化真的非常大。
高橋善丸,第一次來大陸是在22年前,日本和中國交流還不頻繁,他給中國雜技團表演做海報,中國雜技團到日本去演出,他是設計師也是攝影師,拍整個劇團的演員。他們穿好衣服、化好妝,借了一個劇場做現場。
「對任何事情都要求嚴格,不是為了工作,是為了設計師的身份。」90年代,Tommy到日本工作,影響他最深的是工作態度,他第一份工作是給一個互聯網做招募新會員的整套VICI,作為第一個客戶,他小心地打了三次樣,日本人說,很好,可是好像差一點點,到他第四次打樣,客戶說好很多了,可是還需要打第六次,這讓他生氣了。後來,客戶告訴他「你是專業我是非專業,如果有一天一個非專業的要求,比你一個專業的人更高,你應該反省一下,是我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這句話一棒打過來,讓Tommy深刻反省「所謂的專業人士的要求,原來比一個非專業人士的還低」。最後他打了8次通過。
三人合作成功改良中國品牌
杉崎真之助與Tommy合作「紅蘋果」家居,Tommy作為導演給出主題和關鍵詞,杉崎真之助扮演藝術家,把它們形成圖案紋樣,像版畫印刷一樣印在床墊上,呈現出藝術化的作品。他認為,「設計師要像藝術家一樣大膽的創作,像科學家一樣的精密分析,像廚師一樣細緻的做作品。」
Tommy和高橋善丸負責的是「譚木匠」的升級設計,為旗下的子品牌,有形象和產品的重新規劃。看到廠裡40%的員工都是殘疾人,對社會貢獻很大,讓他印象很深刻。他認為「設計應該讓人的個性在社會中放光,讓人的思考成為社會的機能,讓人的經驗轉變為社會的力量。」
現在,內地、香港 日本,從事藝術設計行業的人愈來愈多,中國大專院校幾乎都開設藝術設計專業,香港設計師往返日本是家常便飯。在日本,高橋善丸指導的研究生都是來自中國大陸,近年來,中國留學生也在日本設計年鑒中拿到學生組大獎。眼看多年,三地設計界變化,人才鼎盛,風起雲湧的年輕人在時髦、新鮮、體面的設計行業打拚,生存現狀並不如想像中美好。
四大現狀細細解讀
現狀一: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做設計
所有設計師都面臨一個問題,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做設計?平時很努力,做了很多年設計以及設計相關的事情,作品和經驗都很多,卻發現自己設計能力提高很少,設計水準不高。「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設計師」Tommy覺得現在的年輕設計師,要好好問一問,設計真是自己喜歡的行業嗎?you like or you love?有沒有絕對的愛?不在這個行業裡面10年、30年不行的。
另外,內心個性有問題,相對作品就永遠充滿問題,「喜歡金錢的人拍的電影,永遠是在金錢裡面走,喜歡詩意的人,寫的書充滿詩意,任何東西都是發自內心。」
杉崎真之助提醒設計師們「設計師的作用和能量在於接近合理的判斷,以合理的角度去做思考,另外是從百姓的角度去看。」要知道「加班再多,都是做作業性的工作,思考的時間並沒有增加,這是沒有辦法提高設計能力的。」
「就像我們三人,一直在不斷的思考,找到設計中的問題和答案」高橋善丸希望年輕設計師能明白,設計是非常難的工作。「不管怎麼思考都是沒有結束的狀態,思考停止的時候,就是設計師生涯結束的時候。」
現狀二:設計難以獲得品牌客戶尊重
錢越多的老闆,就越強勢越主動,這是設計人的普遍感受。Tommy 在內地做設計10年,覺得內地和香港的客戶有點像,不懂得時間的重要性。此外,內地很多公司在免費比稿,「說明客戶沒錢,第二沒時間,通知設計公司先交個方案,創意先制好,他想好再說多少錢」。對設計師沒有尊重,Tommy是不接受的,但是很多公司為了生存只得接受,所以設計這個行業在慢慢改變。
杉崎真之助也指出,在日本也是一樣的,出錢最多的人發言權最大,隨着錢的流動性,到最後掌控錢的這一方,他的聲音是最多的。現在,亞洲客戶還沒有習慣把創意和錢等價交換,看待設計是上下級關係,彼此不平等。
現狀三:謀求利益失卻職業良心
「在10分鐘內,邀請客戶參與到你的思考中,這樣的能力非常重要。」高橋善丸說,「設計師要成為客戶在產品的受教育程度上的指導,其實是非常難」杉崎真之助也說「設計師作為設計費的受理方,他的聲音是最弱的,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立場是最弱的。」高橋善丸說「設計師的工作,實際上是拋開這些說辭,找到他們最需要的,做成設計表現出來,讓他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借此,一些設計師是欺騙和蒙混客戶,明明知道客戶不需要,他也套在方案裡面,告訴客戶這是他需要的。
現狀四:中國設計師商業影響力不夠
香港和內地、日本商業設計最大的區別,在內地、香港、日本工作過的Tommy看來,他覺得,香港會把商業和藝術盡量放在一起,在設計裡表達他們藝術層面的需求。內地的商業裡很少有文化設計,把商業和藝術分開,工作上客戶要什麼就做什麼。這就是,內地商業設計最大的問題「商業設計在市場裡影響力不夠,設計師的地位還沒有被人們尊重。」
Tommy說到日本的「無印良品」「優衣庫」品牌,日本人會知道是誰造的,設計師地位變得很重要,設計意義呈現出了社會價值。可是在香港和內地,有多少品牌的製造,大眾知道它背後的設計師是誰?「不把設計師最有影響力的東西,放在社會裡發光發熱,設計師的社會影響力和生存價值就只能在一張海報,一個很小眾群體中。」
李永銓藝術檔案
英文名Tommy ,被稱為「香港未來十年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會員,成功客戶包括香港生產力局、恆生銀行、港鐵公司、美心集團、港龍航空、香港新機場、香港地鐵及九鐵、大益普洱茶、譚木匠、紅蘋果傢具、上海牌手錶、滿記甜品、周生生國際集團、牛奶公司集團(首選牌)、Da Dolce、英記茶莊等。獲獎超過500項,含紐約「The One Show」金鉛筆大獎,世界華人協會「世界傑出華人獎」等。
高橋善丸藝術檔案
日本中青代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師,日本90年代富有盛名的藝術設計家之一。日本大阪藝術大學設計學院院長,kokokumaru株式會社總監,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日本印刷協會、東京TDC、紐約TDC會員。獲得過代表世界設計界最高水平眾多獎項,如,沙爾茲搏格夏季業餘展覽最佳獎,沙爾茲搏格藝術協會展最佳獎,國際魯卡具象派藝術展大獎,Slavi Soucek大獎等。
杉崎真之助藝術檔案
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會員、日本著名設計師、大阪藝術大學教授、株式會社真之助設計代表創意總監。廣泛涉獵文化事業活動、企業品牌、資訊設計、空間設計等領域。獲得過ADC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特別獎、TDC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優秀獎、日本優良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獎、香港設計師協會亞洲設計大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