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市場透明度低,例如梵高作品《阿里斯康道路》月初高價拍出,買家身份至今未明,只能從現場資訊得悉他說中文。叫價方面亦令人質疑,部分大型拍賣行寡頭壟斷市場,能即場實行「吊燈叫價」,即佯裝叫價,炒熱氣氛,使成交價存在「水分」,只要叫價不超越底價,「造假」就不屬違法。
找擔保人包底
拍賣行亦會向外界尋找擔保人,承諾以底價入貨,確保賣家收入,但若成交價高於底價,擔保人也有分紅。由於擔保人可參與拍賣,他們將推高成交價以謀取更多分紅,即使「不幸」投得作品,也能通過分紅減低需付金額。
「新末日博士」魯比尼指,拍賣不少環節有可疑,呼籲業界提高透明度。魯比尼是當代藝術品收藏家,見過有人以逾100萬美元(約775萬港元)投得藝術品後以現金付款,毋須登記,可能成為洗黑錢手段。交易涉及的巨額利潤缺乏監管,買家投得藝術品後可存放在瑞士日內瓦等「自由港」以作逃稅,成為更不受監管的「另類瑞士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