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孫燕華(左)與楊春棠。 張岳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岳悅)由孫少文基金會創辦、屬非牟利機構的民間美術館「一新美術館」日前舉行開幕典禮,美術館的首個展覽「一新百年:一濤居藏二十世紀中國繪畫」亦正式揭幕,由即日起至10月17日,展出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張大千、林風眠、吳冠中及饒宗頤等13位中國繪畫大師的共四十幅作品,呈現中國繪畫發展的百年面貌。
「一新百年:一濤居藏二十世紀中國繪畫」的展品全部選自「一濤居」藏品,大部分首次公開展覽。展覽以近百年中國畫壇發展趨勢及轉變為基礎,反映中國繪畫多元風格的同時,探討畫家如何從中國傳統藝術中尋真求新。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說:「從一個角度看大師的作品和成就是此次展覽的主線,以時間為脈絡梳理,可見到中國畫由傳統走向新階段的過程。」
楊春棠透露自己偏愛徐悲鴻的《八駿圖》、呂壽琨的《雨後維港》及丁衍庸的《貓與雀》,因為「《八駿圖》中的馬有的在河邊飲水,有的自山坡跑下,這種動靜結合的畫面是傳統畫中比較少見的,而他畫馬也是期望那時的中國人如馬般奔跑及勇敢抗戰;呂壽琨是香港本地畫家,《雨後維港》一作即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運用了現代人從飛機上向下望的獨特視角;丁衍庸的作品則既有中國畫的傳神,又慣以幽默、誇張手法去表現。」此次展覽聚焦大師作品,日後的策展方向又是怎樣?楊春棠表示,「一新美術館」的活動將以中國內地及香港文化藝術為重點,未來將舉辦香港油畫展、香港製造品牌產品展、瓷器展等,「在推廣中國文化的同時,我們還想將有潛質的本地新人藝術家介紹給大眾。」
而談及創立美術館的初衷,孫少文基金會主席孫燕華表示:「『一新美術館』的創立,是想讓公眾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藝術,尤其是香港和中國藝術。基金會希望能藉着這個平台,全力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發展,並將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藝術發揚光大。我們深信,文化藝術所蘊藏的力量可以提升個人修為,為社會帶來積極且美好的影響。未來我們將與一些香港藝術家及畫家、收藏家、學者及文化機構合作,舉辦專題展覽、講座、導賞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