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山寨無文化


胡野秋

愈來愈多的人開始擔心中國人的原創能力,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現在大家都熟知一個新詞:山寨,並且還衍生出了「山寨文化」。突然冒出來的這個「山寨文化」,在一個泛文化時代似乎已經尋常。剛聽說這個詞,還以為是《水滸》研究有了什麼新突破,等到弄明白「山寨手機」、「山寨電器」等等,突然發現「山寨」的詞義等於「模仿」、「克隆」,甚至等於「掠奪」,這下我才發現自己的直覺真是好得不得了,「山寨文化」確實跟「水滸梁山」是有關係的,而且還青出於藍。當宋代的好漢們打家劫舍時,還得偷偷摸摸,還得趁着月黑風高;今天的IT精英們,巧取豪奪都不用黑巾蒙面,公然設店開廠,網絡營銷,真是「該出手時就出手」。這一點,山寨文化人不知要高出古代的賊多少倍。

我們一直在納悶,論勤奮,中國人屬世界第一;論聰明,中國人屬世界前三。可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新產品都出自於國外,無論是高科技產品,還是一般產品都是如此。記得前幾年,歐洲傢具展上曾打出醒目標語「謝絕中國人參觀」,原因無他,是因為勤奮、聰明的中國人不遠萬里趕去歐洲,看完了傢具展,帶回了錄像,收穫甚豐。次年歐洲人就發現他們的傢具已經在中國大量銷售,只是商標和交易都與他們沒關係。莫名其妙地弄出個私生子,還不管自己叫爹,惱羞成怒的歐洲傢具商,只好出此下策。雖然他們知道那個標語對於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後來跟設計界熟了,才知道豈止傢具展,時裝展、汽車展乃至鋼筆展,咱們都被別人像防賊似地防。被人當作賊的滋味不好受,相信咱們都不願做賊,可是咱們離「天下無賊」還早着呢。

有位辦企業的朋友告訴我,現在國外的一個新產品發布後,最快可以在一周內看到同樣的「國產貨」面世。當然這種「國產貨」必須打引號,因為除了商標不一樣外,其他都一樣。

我很奇怪,咱們怎麼有這麼大的神通。朋友神秘地一笑,他說很簡單,因為國外的電子產品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在中國生產出來的,既然都是「中國製造」了,那麼再製造一個小小的商標還費什麼勁?

這下我恍然大悟,原來「中國製造」還可以有這麼大的便利。外國人自以為聰明,以為把中國變成「世界工廠」是得了大便宜,沒想到堤內收益堤外流,最終用計算機的不能算得過用算盤的中國人。

不過關起門來細想,咱們真的算贏了嗎?

看看我們的民族品牌都跌到什麼份上了,現在誰敢大膽地用國產貨呢?連喝奶也要喝洋奶了,買馬桶蓋買到東京去了。表面上看,咱們佔山為王地「山寨」了一把,可是賺的都是「中國元」,不是美元,不是歐元,不是任何一種「洋元」。靠「山寨」咱們永遠不能走出去,也就離那些花花綠綠的「洋元」愈來愈遠。

久而久之,咱們離「中國創造」也就愈遠了。儘管這句口號眼下嚷得很兇,可是也只剩下嚷嚷了,連回聲都沒有。而且只要「山寨文化」還能公然地在那兒化着,就別指望咱們還能創造出甚麼東東來。

當大家都對「山寨文化」熟視無睹,甚至津津樂道時,這就有點兒真可怕了。

我曾經相信自己跟山寨產品無關,可是某天買回來一個視頻頭,兒子瞟了一眼,說:「你這是冒牌貨。」看我有點尷尬,兒子補了一句,不過做的還挺像。

我只能無言。

相關新聞
百家廊:當「孩子王」的時光 (2015-06-04) (圖)
琴台客聚:山寨無文化 (2015-06-04)
思旋天地:兒童七彩性格潛意識 (2015-06-04)
隨想國:寓教育於娛樂 (2015-06-04)
方寸不亂:與恐襲擦身而過 (2015-06-04)
翠袖乾坤:久違了,荔園! (2015-06-04)
獨家風景:顛覆傳統的信任 (2015-06-04)
百家廊:殘疾人的愛情 (2015-06-03)
琴台客聚:愁予.詩仙.酒仙 (2015-06-03)
生活語絲:烈士《老照片》 (2015-06-03)
天言知玄:自 由 (2015-06-03)
鵬情萬里:抗日難童的吳媽媽 (2015-06-03)
翠袖乾坤:范冰冰兌現承諾 (2015-06-03)
路地觀察:勞永樂的疫苗論(二) (2015-06-03)
百家廊:賣饃饃的小生意 (2015-06-02) (圖)
聊易談經:引 言 (2015-06-02)
思旋天地:澳門應多元發展 (2015-06-02)
發式生活:童年時回鄉探親的經歷 (2015-06-02)
見多識廣:松廳與一個中國女人的抗戰 (2015-06-02)
翠袖乾坤:加工食品大疑惑 (2015-06-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