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虹 深水埗居民聯會寶麗地區服務處社區主任
筆者今年25歲,剛好與香港基本法一同成長。雖然當時年紀小,但也曾在電視機旁,與全港市民一同親眼見證回歸,也一同見證「一國兩制」成功落實,一同見證香港經濟輝煌騰飛,也一同見證2003年沙士恐慌造成經濟陷入低谷的景況。經歷過高潮起跌,我更加明白,香港有今天的國際地位和不凡成就,是靠每一代人辛苦打拚得來。今天,我再次與香港一同走在普選特首的十字路口,普選一步之遙,通過還是被否決,6月中下旬將有分曉。在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我認為支持2017普選特首的青年,應當多一些理直氣壯,力陳己見,力爭普選落實,為社會盡一份責任。
否決政改逆民意反民主
在特首普選的爭論中,反對派議員一直高喊並宣傳「我要真普選」、「假普選 真篩選」、「袋住先=袋一世」等口號,目的就是要攻擊人大常委會「8.31」框架下政府推出的普選方案。儘管反對派的口號空洞無內容,但謠言若重複一萬次,卻好像變成真理一樣,蠱惑人心。反對派政客滿口為香港市民爭取民主,卻一次又一次地罔顧民意,採取不民主的方式聲稱綑綁否決政改方案,試問還能靠他們為廣大市民爭取民主嗎?
說穿了,其實反對派的口號都是掩飾砌詞的伎倆,掩飾他們害怕給予500萬選民投票權的真相。因為一旦市民手中有了普選選票,不但有機會讓建制派獲取更多的民意支持,如虎添翼,更會侵蝕反對派目前比例代表制下擁抱少數激進選民,便可享有的民主光環。我相信,世上沒有永恆不變或不可改變的政治制度,只有為了私利而不願改變,也不願接受改變的政客。促使自私的政客作出改變,需要的是市民的齊心、堅毅和信心!
提委會制度不容妖魔化
反對派用盡一切方法妖魔化提名委員會的提名制度,企圖讓全港市民誤以為提委會的機制不合情。但事實上,提名委員會的設計正正可以避免選出一位中央會拒絕任命的人選,免除了香港社會更大的憲制危機及社會動盪,更有利香港的穩定和長遠利益。由於提名委員會已發揮排除不維護國家和香港利益人選的功能,筆者相信中央不會貿然拒絕任命經提委會提名並經普選產生的特首人選。可見,提委會與中央的特首任命權之間是存在相連關係的,其設計和功能,也符合香港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這一憲制地位。
再者,政治制度須遵循憲制是普遍的政治原則,世上哪一個地方的政治制度是與其憲制相違背呢?香港已回歸中國,基本法是香港的憲制文件,人大常委會擁有決定性權力,香港的政改方案須符合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議是合情、合理、合憲。儘管有小部分人不願意接受,但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基於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首由中央任命,須向中央和特區負責,故特首必須愛國愛港並為中央所接受就成了最基本的政治要求。
從民主方面說,提名委員會囊括了本港各行各業、各階層、各界別的代表,其代表性較香港任何一個政治團體和社會組織都更加廣泛,怎會不符合廣泛代表性的要求?從過往1200人投票選特首,到現在有機會讓全港500萬人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這還不算是民主進步嗎?這不僅是進步,更是一大進步!
有理應要說得清,我們有的是道理和民意。在這一歷史性的關鍵時刻,作為青年人的我,應當肩負時代重任,多一些理直氣壯,力陳己見,力爭支持。2017,一定要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