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碧蔥笑談事業、家庭及社會服務心得。 陳文華 攝
情繫母校捐資助學 籌組青委會舉賢不避親
李碧蔥出身於印尼華僑世家,畢業於華僑大學醫學系,1972年來港打拚。她透露最早加入的社團就是華僑大學香港校友會,後來獲邀任香港華僑華人總會副會長,早年因事業及家務忙碌,只是掛名,沒有投入太多時間。直到做了會長才覺得要對得起大家,故很用心花時間將會務做好。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文華
李碧蔥上月剛蟬聯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會長,她介紹說:「僑總是一個很好的團隊,會員質素很高、很團結。做了會長有一種責任感,要帶好這個團隊,就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大家都很支持我。舉辦活動從未擔心過來得人少。例如,去年反『佔中』遊行、大簽名活動,大家都好積極參與,凝聚力很強。」
身為印尼華僑,李碧蔥對海內外華人華僑群體非常了解,「早期的華僑群體大都從10多歲就離開父母,往異國他鄉打拚。華人在國外會很自然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種群體。他們由國外回內地受教育,經文革又出來香港打拚,相互間也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凝聚力。」「居港華僑大都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接觸面很廣,大家可以在不同的領域和地區相互協助。」「僑二代多數接受海外教育,思想跟上一代不盡相同。老一輩華僑是『打死你都愛國』,可年輕一代對國家沒有太深入的認識,有時會有一些動搖,關心祖國建設方面也不像老一輩那樣主動。」
李碧蔥說:「我看到會裡好多人都六七十歲了,而年輕人較少,所以我出任會長後,第一項任務就是培養第二代,成立青年委員會,將『僑』的傳統傳承下去。」李碧蔥舉賢不避親,為了更快地將青委會建立起來,青委會主席人選非常重要,所以她說服大仔李根泰出任主席。很高興他也答應了,青委會以半獨立性質,以年輕人的方式運作。開會形式很特別,例如以沙灘燒烤、家庭聚會的形式,既能商討會務,又可攜眷出席,十分靈活,對年輕人頗有吸引力。青委會最初只有幾十人,現在發展到兩三百人,華僑注重子女教育,僑總青委會成員多數為海歸派,在香港、內地及海外事業都做得很好,是一支活躍具衝勁的精英團隊。現在,她的兒子已經交棒。
華僑為「一帶一路」牽線搭橋
對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政策,李碧蔥說:「我覺得『一帶一路』非常好,可以說『大做有大好,小做有小好』,可將內地的企業和技術帶出去,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又將各地的技術和資金帶回內地,造福祖國。」她說,「特別是華僑,在世界各地有人脈、技術及資金優勢,可以更好地配合『一帶一路』政策,為內地在海外的發展牽線搭橋,貢獻力量。」
李碧蔥多年來情繫母校,先後以華僑大學香港校友會會長、國立華僑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的身份持續向母校捐資助學。去年底,由她捐建的華僑大學李碧蔥音樂舞蹈大樓落成。「從擔任華大校友會會長開始,慢慢接觸參與社會事務。」她還身兼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副會長、廣東社團總會副會長、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等職。李碧蔥一路參與,一路成長為今日可以獨當一面的僑界社團領袖,以女性特有的溫婉、聰慧凝聚起華僑華人的力量,服務香港、回報母校、報效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