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製造業 政府服務 商貿流通 三大領域進步明顯
「互聯網+」已成為國家戰略,廣東作為全國「互聯網+」進程最重要的實踐省份之一,製造業的線上線下生產改造、政府公共服務的互聯網化、商貿流通的產業結構優化都在這個過程中凸顯。
目前,廣東省政府及各地方正陸續拿出相關政策和具體舉措,讓「互聯網+」政策環境更加響應社會發展需求,為傳統企業升級、新興業態發展奠定基礎。3月正式發佈的《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也提出,製造業轉型升級要在「互聯網+」大背景下,讓廣東智能製造進入快速發展期。■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俊峰 廣州報道
工業轉型三年攻堅 廣東裝新引擎
廣東正在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謀求產業轉型升級,「互聯網+」提供了很好的機遇。2015年3月發佈的《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就明確指出充分要充分把握住「互聯網+」的大背景,讓廣東智能製造進入快速發展期。
廣東省高層非常重視「互聯網+」對於幫助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紛紛做出清晰的指示和要求。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全省攻堅戰動員會上強調要大力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搶佔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廣東省長朱小丹在解讀珠三角發展綱要時要求,要以信息化為先導,以智能製造為主攻目標,迅速啟動「互聯網+」步伐,做好做強信息工業。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認為廣東將是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主戰場,支持廣東充分運用「互聯網+」,全面對接現有工業和企業的效能,推進「互聯網+」相關人才、技術、項目和資金等元素的集聚。
廣東省經信委等相關部門正在攜手知名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修改完善《廣東省「互聯網+」行動計劃》。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信息技術及其應用持續創新變革,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不斷湧現,與各行各業融合滲透的日益深入,「互聯網+」躍升為新的信息生產力,並不斷創造出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各行業優化、增長、新生。
「互聯網+」晉國家戰略 粵省成主戰場
廣東是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第一信息產業大省和網民數量第一大省,是互聯網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的地區之一,但同時也是傳統行業的生產模式面臨着巨大轉型升級壓力的第一省,目前,「互聯網+」進一步上升為國家級戰略後,廣東成為了該戰略的主戰場。
記者了解到,與扶持「互聯網+」有關的具體政策目前已經在廣東各地落實開展,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深圳已經有超過14家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產業園,逾1000家電子商務和互聯網企業入駐,從業人員超80萬人,入駐互聯網產業園的企業都能享受到租金補貼、基金補貼、融資優惠,大學生實習基地建設等;珠海也正在扶持智能電器企業積極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尤其是加快電力行業加入「互聯網+」,打造智能電網;廣州出台《廣州市推動互聯網金融工業成長的實施定見》,力爭要在三年內建成3-5個各具特點的互聯網金融工業基地,並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給予一次性落戶獎勵及營業補貼;佛山的機器換人智能製造產業已經被列入佛山2025重點戰略規劃,直接扶持和鼓勵家電、機器設備、家俱、汽配等佛山傳統行業企業進行機器換人。
緊抓「互聯網+」機遇 三個層面下功夫
廣東省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認為,廣東抓住「互聯網+」的機遇,從三個層面實現廣東產業的轉型升級。首先是推動廣東傳統優勢產業基於互聯網技術的價值鏈重構及價值創造環節的再造,利用製造模式變革及互聯網平台效應深度整合傳統的產業鏈、技術鏈、服務鏈,從產品形態、銷售渠道、服務方式、盈利模式、品牌塑造等方面打破原有業態的邊界;其次要優先發展基於網絡化、智慧化多元產業融合而衍生的新興產業和新型業態,將電子商務、雲服務、大數據等新興網絡服務嵌入製造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有效推動「製造+服務」的融合創新;再次,廣東產業的轉型升級將破除傳統路徑依賴,以互聯網思維大力推進包括產業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產業文化創新等全方位創新,促進廣東產業發展模式向創新驅動轉型。
高層語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大力推進信息化改造,推進生產智能化,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製造水平,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搶佔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粵企動態:9家粵企成立「互聯網++創新推進聯盟」
7月初,在廣東省互聯網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廣東互聯網應用技術峰會上,參與該峰會的領軍粵企組團成立了面向互聯網+技術和方案落地的聯盟--「互聯網++創新推進聯盟。」
記者了解到,聯盟首批成員有9家,涵蓋網易、奇虎360、平安科技、魅族、浪潮、美團、東風日產、金山雲、UnitedStack互聯網及互聯網+行業領先企業。聯盟旨在提供可借鑒的互聯網+企業落地經驗,制定中國互聯網+基礎架構標準,共建標準化的開放雲平台。同時,聯盟還將在企業運營模式創新、管理效率提升,互聯網+客戶間的技術交互,中國互聯網+實踐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會專家指出,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傳統企業要在電子商務、工業4.0、互聯網金融等新興產業的衝擊下立於不敗之地,需要IT先行,需要專業團隊在互聯網轉型、IT架構整合、軟硬件安全和系統高速部署等方面給出整體解決方案。互聯網++創新推進聯盟正是基於此而成立,並將制定中國互聯網+基礎架構標準。
據介紹,「互聯網++」的兩個+分別代表不同含義,第一個+指的是宏觀的,互聯網向各行各業融合的表現,第二個+則是指未來將吸納更多成員加入到創新推進聯盟中,制定中國互聯網+基礎架構標準,合力打造產業生態鏈,幫助傳統行業更快更穩健向互聯網轉型。
地市出招:廣州造千億級 「互聯網+創新」集聚區
6月30日,廣州成功出讓琶洲電子商務區7宗地塊,阿里巴巴、騰訊、複星、國美四家成為首批進駐的巨頭,這裡將被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千億級別「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如果我們今天把花城廣場作為廣州城市客廳而引以為豪的話,再過5到10年,琶洲就將代表未來的廣州。」,廣州市常務副市長陳如桂如此描繪廣州對琶洲的期待,這裡將是廣州發展互聯網+會展「雙核」經濟的重點舞台,電商巨頭將集聚在此辦公。
陳如桂進一步透露,琶洲西區項目今年就會啟動,屆時該區域將集聚數家上千億元的電商企業,把這裡打造成為非常有嶺南特色的CBD,比如騰訊要在此建設微信總部大樓,阿里巴巴要建成華南區運營總部,而複星集團南方總部也將落戶於此,下一步引入的還有小米、唯品會、UC、YY等知名品牌企業,從而形成電商聚集為特色的CBD。
據了解,全國的電子商務,廣東大概佔25%,廣州佔廣東的52%,這意味着廣州的電子商務佔全國的13%。確定發展電子商業的廣州琶洲,將和同一區域的廣交會產生緊密聯繫,把互聯網商貿優勢發揮到最大。
佛山打科技牌 首辦「互聯網+」博覽會
在廣東,佛山正打出一張張「互聯網+」好牌,令人目不暇接。佛山將舉辦中國首個「互聯網+」博覽會;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打造全球「互聯網+」中心;啟動建設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範區、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
佛山市長魯毅透露,在廣東省政府、國家工信部、國家科技部和中國工程院指導下,中國(廣東)「互聯網+」國際博覽會將於今年9月在佛山新城中歐服務中心舉行。他表示,面對「互聯網+」發展態勢,佛山既要打造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也要借勢提升傳統製造產業,實現整個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互聯網+」博覽會以智能製造為核心主題,主場館將設9大展區,集中展示「互聯網+」前沿技術及其在製造、金融、商貿、城市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後,佛山每年都將繼續舉辦「互聯網+」博覽會,力爭通過10年努力,將其打造為世界上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互聯網+」技術成果展示與交易的綜合性展會。
記者從《佛山市「互聯網+」行動計劃》看到,佛山還將開展「十百千萬」活動配合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建設10個主題園區、開展100場主題活動,孵化培育1000家「互聯網+」創新型企業、支持1萬家佛山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跨界融合。可以預見,「互聯網+」將融入到佛山產業的各個環節,實現佛山產業的進一步提升。
有感而發:移動互聯的力量在改變着很多行業
美的集團總裁方洪波:從去年底與小米的「聯姻」,到今年與阿里、京東的牽手,美的身上正聚集着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元素。我們正在進入基於智能手機端的移動互聯時代,移動互聯的力量在改變着很多行業,家電行業也不例外,尤其是移動互聯帶來一些新技術的應用,一些平台化應用,比如電商的平台化、物流的平台化,同樣可以預見未來售後服務、維修也會出現平台化,所有家電的管理環節都會出現平台化的趨勢。
我們看好未來是一個物聯網的時代,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小區、智慧硬件,未來中國可能會出現兩百億、三百億個智能終端。
趕上互聯網+的浪潮,是一種幸運
廣東嘉騰機器人公司聯合創始人陳洪波:一輩子能趕上一次潮頭已屬幸運,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智能製造產業的增長速度要遠高於傳統行業。「互聯網+」就像是電一樣,能改變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如果現在不進行佈局,很快產品會被淘汰。
因此,企業一定要有「互聯網+」這個意識。互聯網+事實上可以加所有東西,包括大數據等。從現在開始佈局,三年之後,要用結果說話,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務實地去進行加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