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市場關注人民幣能否在今年內加入IMF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日前發佈中期策略報告會。貝萊德認為,相比A股納入MSCI指數,下半年帶動A股市場的催化劑主要為人民幣是否能加入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個機會很大,但這需要中國進一步改革其金融體系,尤其是使得中國的債券市場更加國際化,便於海外投資者自由交易。
儘管海外投資者目前仍對A股走勢存有戒心,然而港股卻已明顯出現資金持續流入的跡象。銀聯金融投資總監夏卓華表示:「由於港股相比內地上市的A股仍有約40%的差價,在估值方面更有吸引力,而且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看法與內地投資者有所分歧。」他指出,內地投資者的看法較為正面,認為一旦出現股市危機,中央政府必定會出手救市,而國外投資者則擔心內地股市的流動性、透明度及「政策市」等因素。
銀聯集團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則透露,由於近期A股市場大幅波動,加上市場的透明度問題,香港積金局及業界暫不會考慮加大投資A股佔比。高盛首席中國策略師劉勁津認為,過去三周,A股、H股分別下跌23%和19%是正常的牛市調整,而非市場崩盤。A股去槓桿過程已經接近尾聲,但未來融資規模可能要再縮減約4,000億元,市場仍面臨一些波動。
「投資者可以關注香港市場上被超賣的H股以及基本面強勁的H股,部分港股中小盤股入場點更佳,大部分都處於今年低點附近。」他指出。
香港投資渠道仍佔優
對於A股較早前出現的大幅震盪,貝萊德亞洲股票聯席投資研究主管Chris Hall認為,這主要是市場問題而非經濟問題,且不認為會對實體經濟帶來顯著的影響。他稱,以財富效應而言,內地家庭投入股市的資金只佔他們資產組合的11%-12%左右,其中槓桿融資的佔比僅為4%,因此股市暴跌影響樓市等其他資產類別的概率很低。「融資融券業務的規模約為3,000億至4,000億元人民幣,佔A股流通的市值只有約6%-7%,對整體經濟的影響比較有限。」
Chris Hall指出,港股近期的劇烈波動主要來自A股,因為A股早前有約50%的股份停牌,而H股與A股的關係密切,因此投資者為對沖風險而沽售H股獲得流動性,變相令港股受壓,但他認為香港相對於內地仍為較好的投資渠道。
海外投資者對於A股市場結構的擔憂可能推遲A股納入MSCI指數,對此Hall回應表示,MSCI在納入A股的步伐上十分謹慎,雖然納入只是時間問題。即使真的獲得納入,大約會吸引約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內地股市,這與整體A股的規模相比,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貝萊德首席投資策略師華逸文則認為,A股早前的大幅波動令到現時A股不同個股的估值存在很大差距,「未來要視乎央行的政策會否使此情況有改善,從而穩定A股市場,但目前A股的估值在亞洲區當中仍然較有吸引力,投資者可以發掘一些買入機會。」相比A股納入MSCI指數,他認為下半年帶動A股市場的催化劑主要為人民幣是否能加入IMF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這個機會很大,但這需要中國進一步改革其金融體系,尤其是使得中國的債券市場更加國際化,便於海外投資者自由交易。
截至去年底,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國內債券市場的持有量僅1.9%。全球超過60家中央銀行均已投資人民幣資產,持有量超過1,000億美元。根據國際計算銀行的估算,目前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貿易融資的第二大貨幣、全球結算的第五大貨幣、全球交易量第十大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