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騙徒「重本」做戲 息賳磣c錢


放大圖片

■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黃以民(中)表示,有別於傳統的投資,騙徒會將投資包裝成高回報、低風險,「坐鰜蛂A等收錢。」 鮑旻珊 攝

邀歌手學者辦講座 搞觀光考察極逼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鮑旻珊)近年騙案手法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有騙徒甚至會「落重本」,邀請內地大學學者舉辦投資講座,又舉辦觀光活動,到內地酒廠實地考察,以增加可信性;並會在初時給予受害者「數字上的甜頭」,然後拖延時間,令騙徒有機會逃之夭夭。騙徒的逼真手法,令不少有知識、有投資經驗的人都「中招」。警方呼籲市民在投資前應做足功課,並時刻保持警覺。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日前在記者會上指,前年調查關於投資騙案有1宗,涉及的金額達5,700萬元,已拘捕1人;去年調查關於投資騙案增至4宗,涉及的金額為2,850萬,已拘捕兩人;而今年截至上半年已有4宗,涉及的金額達6,050萬,較去年全年增加近3倍,並已拘捕3人。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黃以民指,個案宗數會否再上升,要視乎今年下半年的情況。

騙案涉外國項目 難辨真偽

黃以民表示,以往一般人認為受害者多是退休人士、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其實不然,不少受害者本身有投資經驗、有一定知識水平,且是中產階層。有別於傳統的投資,騙徒會將投資包裝成高回報、低風險,「坐鰜蛂A等收錢。」騙案亦多涉及外國投資項目,如基建、酒莊、房地產等,難以核實真偽。

黃續稱,騙徒會邀請藝人、歌手,甚至學者參與聚會及講座,但他們實質與騙案無關。騙徒亦會帶受害人參觀所謂投資或合作的項目,如酒莊及銀行等。然後騙徒就會用各種拖延的技倆,不會如當初承諾將所賺取金錢給予受害者,反而會將公司「關門大吉」,騙徒則逃之夭夭。

組團睇內地酒廠呃18人

警方表示,去年有騙徒訛稱在香港開設的公司負責內地酒業及礦業投資,並進行業務擴充,尋求投資者進行集資,並稱投資者在首兩年可得兩倍至三倍的回報,每星期更可獲2%至3%的利息。為增強說服力及可信性,騙徒會邀請內地大學學者舉辦投資講座,更會「組團」到內地的酒廠實地考察,營造一個錯覺,令人以為酒廠與騙徒有聯繫,是一個真正的投資項目,結果成功吸引18名年齡26歲至60歲的投資者「落疊」,投資金額達2,200萬元。

其後投資者有收到月結單,指賬面已賺取數倍金錢,但不能即時取得金錢,稱有兩年期限;數個月後,他們並沒有再收到任何月結單,到該公司的辦公室查問時,發現已經人去樓空,才恍然大悟,驚覺自己是受害者,遂決定報警求助。經調查後,實地考察其實純粹為觀光項目。

投資者教育中心企業傳訊主管郭麗賢表示,市民應保持獨立判斷及時刻警覺,每一單投資決定亦應冷靜處理,避免因有相熟人士介紹而放下戒心,她又建議,投資需周詳策劃,市民在事前應做足功課,如有任何疑問,可向證監會查詢。

相關新聞
獨家報道:王國潼被騙徒恐嚇上當 (圖)
大師無力資助港生赴杭學習 (圖)
話你知:冒內地機構十大騙案涉款1億
騙徒的語言偽術
「黑金」12疑團未解 三丑難逃問責 (圖)
「佔中黑金」12未解疑團
「佔中」借殼籌款 「殭屍機構」涉收1100萬
港大放生戴陳 自貶學術尊嚴
「秘捐」黑幕重重 各界促追究到底 (圖)
「佔中」前後涉收「黑金」事件簿
4億元「佔」物何來? 外力「插手」有跡可尋
「港大關注」街站靠嚇 聲稱引起「大反彈」 (圖)
「食客」出手豪 展商懶劈價 (圖)
特稿:油煙滾滾 「焗親」良民 (圖)
特稿:酒樽形狀百變 生菜雪條吸客
亂用「免稅」「政府認可」 藥店或違商品例
鹿頸爆「賊竇」土沉香求救 (圖)
特稿:毗鄰多關口 「兇手」有機 (圖)
團體促兩地合力嚴厲「緝兇」 (圖)
小資料:砍伐如盜竊 最重囚10載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