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亞威早前出席在南山書城舉行的「深圳會客室--我的故事」活動。現場,李亞威講述了自己扎根雲南,用13年時間記錄楚雄文化的緣由,李亞威說,儘管自己現在不在楚雄,但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地方,「那是我另一個家。我願為傳遞民族文化,成為點燃蠟燭的火柴。」
李亞威是編劇、導演。2003年她編導了電視紀錄片《大愛無痕》,挖掘出深圳當地的一批愛心人物,同年還拍了專題紀錄片《好醫生郭春園》;2005年她又編導《大愛無疆--歌者叢飛》,獲全國電視「金鷹獎」。而她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用了13年時間,從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民俗史、文明史的角度記錄和保存了一個正在消逝的民族文化--彝族文化。13年間,她帶着攝製組走遍彝州鄉鎮,全長兩萬多公里,拍出令人震撼的41集大型風情叢片《火之舞--告訴你一個楚雄》,將彝家人的風土民情呈現出來。
「這些民族的東西,我看到了,要是不記錄下來,自己就像個罪人一樣。」李亞威說。
除了電視紀錄片,李亞威也拍電影。譬如歷時10年拍攝的《中國有個暑立里》,講述一個偏遠山區三面環山的小村莊因為籃球發生的巨大改變,影片在國內外反響強烈,獲得十多項大獎。
而在今年8月19日,由李亞威導演的「深圳製造」兒童探險片《鷹笛.雪蓮》在全國公映,作為暑期唯一一部適合全家老少共同觀看的兒童探險片,影片向大家展示了奇幻優美的帕米爾高原異域風情,將時下熱門的兒童冒險題材與民族風情完美融合,在冒險中訴說溫情,在溫情中講述民族情誼。
李亞威說,這是首部在帕米爾高原拍攝的兒童電影,美輪美奐的高原風光、獨具特色的異域美食、絢麗多姿的新疆歌舞、驚險刺激的高原賽馬等風土人情是影片一大亮點。然而,拍攝過程中卻驚險不斷,每天都有人暈倒,醫護隊時刻跟着劇組展開救援。
李亞威還透露自己因為子宮癌,曾面臨過生命的考驗。儘管如此,她還是堅持自己的夢想,繼續進行着記錄文化、宣傳文化的工作。目前,她還有多部紀錄片正在籌拍中,為的是展現她熱愛的深圳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和城市面貌。■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