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楊力州《拔一條河》
紀錄片作為電影藝術的一個門類,經常被人輕視,甚至被忽略。好的電影讓人印象深刻、不斷回味,而一部好的紀錄片則叫人如夢初醒,對世界、社會、周遭發生的事多一分認知,並對生命多一點理解。
遺憾的是香港每年有為數不少的紀錄片面世,卻不被列入電影獎的獎項類別裡,慶幸的是還有采風電影舉辦的華語紀錄片節,讓大家望梅止渴,一睹兩岸三地的優秀紀錄片。
華語紀錄片節2015舉行在即,記者邀來影展節目統籌林偉鴻與大家分享片單及籌備細節。■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圖:采風電影提供
華語紀錄片節2015將於9月8日至10月5日舉行,放映三十部紀錄片,而香港紀錄片獎、長片組、短片組三個獎項亦將於9月19日公佈結果。相比以往內地片來勢洶洶的現象,今年內地入圍影片僅有兩部,反以台灣影片佔多數。林偉鴻透露,今年收到很多內地電視台、製作公司投來的片子,但內容、製作手法、導演風格都與影展的理念相去甚遠。
華語紀錄片節舉辦多年,早已累積了好口碑,而負責人張虹及林偉鴻又主意多多,不斷策劃新活動,如舉行大師班、退休人士紀錄片訓練班、社區巡迴放映等,影展方面亦增設好幾個單元,如上年新設的香港紀錄片獎、今年的新北市紀錄片單元等,藉此向觀眾介紹更多片子。
大師出手
今年入圍的電影不乏大師之作,如台灣導演楊力州便帶來《那時.此刻》及《拔一條河》,前者受7-11之邀拍攝,後者受「文化部」委託製作,風格各異卻處處可見楊力州的敘事功力。《拔一條河》雖是為了宣傳7-11而拍的,但楊力州堅持自己的想法,以紀錄高雄仙甲地區因八八水災沖垮經濟、居民如何努力重建為切入點,借小學拔河隊、五個從越南、柬埔寨等地遠嫁台灣的新移民克服艱苦生活,道出台灣城鄉差距、災後影響、新移民等問題,而7-11不過是陪襯。至於《那時.此刻》亦極有意思,道盡金馬獎五十年的影人影事,不比同期由謝慶齡執導的《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遜色。
此外,台灣資深傳媒人李惠仁繼《睜開左眼》、《不能戳的秘密》、《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後,再次出手,帶來《蘋果的秘密》,抽絲剝繭壹傳媒當年進軍台灣、意外喚起民眾捍衛新聞底線、對抗媒體壟斷的過程。
香港方面,林偉鴻喜見今年有不少本地紀錄片工作者攜新作參選,如入圍長片組的《收割,開路!》,導演陳浩倫擅長拍攝紀錄片,作品亦多次入圍多個國際電影節,而此片是繼《反高鐵運動之傳媒透視》及《稻米是如何煉成的》後,又一部以新界東北為題、追塑本地農業發展的紀錄片。而曾憑《子非魚》獲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獎」的黃肇邦,他今次則帶來探討家庭關係、女性命運的短片《延長線》。
內地怪論
內地今年入選的作品僅有吳建新的《九叔》及李鵬飛的《知天命》,兩部均聚焦草根階層,深入刻畫市井生態及農村光怪陸離現象。林偉鴻說,內地片子質量參差不齊,製作公司投過來的片子「電視味」太重,裡面好多旁白,最後會有結論,「這樣在影展裡很吃虧,沒有了作者的觀點。」這些片子講究畫面,內容傾向主流政策,觀點持平,往往涵蓋正反雙方意見,欠缺個人想法,或許有助釐清事件脈絡,卻也僅限於陳述。
而且內地近年也出現一些奇怪的論調,為了還原事件原貌,讓弱勢發聲,創作者不作剪接,將拍下來的鏡頭如實呈現,變相片子過長,讓人吃不消。「他們認為剪接是美學加工,紀錄片不應該剪接太多,電影長達三四小時,但紀錄片是其中一種電影藝術,剪接是必須的,不剪接呈現出來的不是電影,只是一種紀錄而已。」林偉鴻無奈地說。
欠缺場地
影展今次亦邀請了一眾台灣紀錄片工作者來港,探討「港漂與北漂」、「港台兩地新聞自由」、「怎樣推銷你的作品?」和「港台農業紀錄片」這幾個題目。
采風一直不遺餘力推動紀錄片發展,近年愈見成效,入圍華語紀錄片節的本地製作也愈來愈多,是好的開始,但林偉鴻的野心遠不止於此,「我們也想發行一些好的紀錄片。」這個想法不容易付諸實行,最大的問題是香港放映場地不足,甚少院線願意放映紀錄片。台灣設有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每月設主題放映,搜羅世界各地相關紀錄片播放,除星期一休息外,幾乎日日都有電影看。
香港方面,播放最多藝術電影的百老匯電影中心亦只是間中放映紀錄片,而且以外國得獎影片為主,甚少放映華語紀錄片,因而此前《不老騎士》、《一首搖滾上月球》的成功,也算是奇跡。「我們有發行紀錄片的想法很久了,楊力州《被遺忘的時光》、沈可尚《築巢人》也是非常好的片子,裡面所呈現的內容很符合香港民情,藝術水平又很高,如果真的發行,希望至少可以放十多場。」林偉鴻更透露,采風已取得《被遺忘的時光》的放映權,可惜礙於場地問題,未能成事。
「這幾年情況好了點,除了電影中心、藝術中心外, The Grand、星影匯也開始放映紀錄片,我們問過很多戲院,他們不是擔心票房不好,反而是怕被觀眾誤會是藝術戲院。」真是可悲又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