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話說荷蘭人米高洛治(Michael Rogge)1949年來港,那時他剛滿20歲,任職於荷蘭銀行,喜好攝影,在港工作6年,成立業餘攝影會,用16厘米攝錄機拍了一批珍貴紀錄片,都放在youtube,其中有錄像拍於1951年,畫面乃遊樂場,電動單軌火車上有一行英文字:Luna Park,那就是北角月園了。
1941年12月,日軍攻佔港島,在北角七姊妹登陸,北角重創,戰後到處頹垣敗瓦,乃有資金投入重建。1949年12月,福建籍富商郭春秧(春秧街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之子郭雙鰲兄弟經營月園,園內有機動遊戲如運轉鴻鈞(旋轉木馬)、活龍車、摩天輪、過山車等;郭氏又與有「上海舞業大王」之稱的英籍猶太人查理(Charlie)合作,在園中開設天宮夜總會;園內建有天星戲院,要另購票入場,由邱德根承包。
由於郭家內訌,兼且錄得巨額虧損,月園於1952年夏就結業了;後由富商李世華以250萬元易手,改名為大世界遊樂場,至1954年7月亦結業了。及至1955年,月園舊址已改建為13棟5層高的住宅樓宇,名為天宮台。
查北角最早期的遊樂園,並非月園,而是位於明園西街及錦屏街之間的名園,此地原為墳場,由其時的民國商人建為名園, 1918年6月開業,至1928年1月由富商陳倫以港幣110,500元投得,1929年4月再度營業,園內有滾軸溜冰場、跳舞場、單車場、粵劇場、兒童運動場、百鳥巢、唱書枱、九曲橋、鞦韆、旋轉木馬、無線電播音台、燈謎等遊戲,另有場地玩乒乓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入場費為港幣兩角。
名園其時與香港電影業結緣,在1929年,上海聯華影業以月租港幣250元租用園內場地,用作香港分廠的製片場以拍攝粵語片。及至1930年暑期,名園轉由及時公司經營,加入八陣圖(迷宮)、清暑殿(裝置電風扇的房間)、南北幻術(魔術表演)、談情室(情侶廂座),免收入場費。
名園正門設於英皇道,電車直接駛至門前,園內有三扇門樓:第一扇門樓由何元幹撰對聯:「名流印雪,園席襟風。」第二扇門樓由陳雪翹撰對聯,另有胡鼎銘題字:「名士自風流,記曾品竹評絲,留得雪泥新爪印;園林喜無恙,藉此看花飲酒,消磨滄海舊啼痕。」第三扇門樓由曾作官撰對聯,另有李準題字:「清泉白石為友,古樹瘦竹同居。」由此可見,名園滿有文化氣息。
查陳倫此人熱心社會公益,上世紀30年代初,潮汕地區大水災,鐘聲慈善社舉辦萬善緣勝會(廣東人稱為萬人會)籌款賑災,陳倫免費借出名園為舉辦場地,雖然舉辦勝會當晚掛九號風球,園內所搭之竹塔卻有如鐵塔屹立不倒,主事者俱稱之為奇蹟。
名園是小上海,月園是小福建,都消失了;直至上世紀60年代初期,北角明園台附近尚殘存名園一道石拱橋,堪可供人憑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