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一心
「福」是一種文化,首先體現在「福」字淵遠流長上,可以說,自有人類以來,「福」就是人人企盼,家家祈求的精神信仰。從字形結構來看,「福」字乃有「衣」穿,有「逼」享,而「逼」就是「福」,「福」就是「富」,「福」「富」同享,人生豈不快哉?當然,對「福」的理解各有不同,各有期待。有人認為,「有錢就是福」,有人認為,「歡樂就是福」,也有人認為,「健康就是福」,還有人認為,「兒孫滿堂,享有天倫之樂就是福」等等。「福」是一種心態,也體現在上面。一個人有了「福」氣,就會有幸福感,就會有盼頭,就會感到每天都是有希望的。
「福」是一種信仰,也是有依據的。在甲骨文裡,「福」字的寫法有多種多樣,其中較普遍認同的是,人用兩隻手捧着一個類似酒罐的東西供奉神靈或祖先。現在的「福」字有「多子、多田、多才、多壽、多福」之寓意,可見和祈願有關。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說:「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這裡的「福」寓意更廣闊,更豐富,甚至包含一部中華民族的奮鬥史。2012年6月聯合國聯大通過,自2013年始每年3月20日定為「國際幸福日」。這就足以說明,「福」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福」是一門哲學,是比較高端的一種思考。而所謂高端,往往來自最低層的一種思維。別的暫且不說,筆者是福建人,自然會想到福建之「福」以及由來。目前,較為官方的說法,主要跟福州的名字有關。福建在唐初時建州,後改名為泉州、閩州,唐玄宗開元十三年改為福州。之後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而得福建。福建的許多地名,都跟山水地理環境有關。據了解,福建因山而命名的地名有16個,如福州,因福山而命名;泉州,因泉山(北山,清源山)而得名。因水而命名的地名有24個,如閩清,梅溪與閩江在此相匯,「江水濁,溪水清」捨濁就清故名;長汀,因汀江而名。「汀水向南流,南,丁位也」。如此等等。還有跟地理景觀有關的地名,如莆田,多生長蒲草;永春,原稱桃源,以境內草木茂盛,四季如春而得名。幾千年來,福建有「山海畫廊,人間福地」之稱,福州有「溫泉古都,有福之州」之稱,或許就是以上文化和心態乃至精神信仰有關。
小時候我就常聽有人講,福建名稱的由來跟風水地理有關。據傳很早以前,有兩兄弟善觀風水地理,遍覽祖國河山,來到福建,立刻被福建的風水地理迷住,再也不想走了,認定福建必有一門奇佳風水寶地,可以福蔭千秋百代,位及至尊,為尋得這門寶地,兩兄弟一路尋龍探脈,不料,卻發現福建到處都有風水寶地,而且一門比一門好,於是做下了記號。可是,弟弟心胸狹窄,人又自私,想要獨得寶地,暗中把尋得的寶地用狗血破壞,只想得到最後一門。當哥哥發現時,寶地已破壞殆盡,仰天長嘆。久而久之,人們也知道福建是塊寶地,可是為時已遲,儘管如此,福建還保留下一些寶地,故有「福建」之稱。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不足取信。
話說至此,我突然想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吉祥物「福娃」 的文化創意。五個福娃名為: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諧音「北京歡迎你」,這不正是文化創意的提升和美好心態的顯露嗎?中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濃縮在一個「福」字上面,這不僅是一種結晶,也是一種提升和創造。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心態。當今中國,愈來愈強大,國人也越來越有幸福感,這不是逞強,而是傳遞和諧與共同富裕的橄欖枝。此外,我還想到「中國結」等等,那不正是「福」文化的現代演繹嗎?「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願天下人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