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的過得很快,現在的我已經大四了。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我,還記得當初收到華僑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想到要離鄉別井,前往一個陌生不熟悉的地方,那種依依不捨的感覺,始終忘不了。
我於華大修讀室內設計專業。大一時,我們需要接觸各種基礎專業課,例如素描、色彩等,鞏固基礎;到大二時,才細分專業上課,課程變得更專門。以我選擇的室內設計為例,所學的東西,都與從事室內設工作有關,老師也經常帶領我們同學到各種新樓盤,學習多元化室內設計知識。在華大的室內設計專業課,作業往往需要分組去完成,境內外生會混合在一起合作,設計風格另具獨特性。也許是長時間相處在一起,境內外生之間的文化差異亦慢慢減少,大家都相處得更融洽和諧。
北上節奏放緩 讀書更加發奮
在華大的學習,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家具設計」與「模型技術與表現」這門課,我們由早上8時到翌日早上10時,持續26小時全程在教室中弄模型,可算是經歷了美術學院最長的上課時間,那種感覺不易以言語描述。不過我腦海中仍存着那時的影像:一起叫外賣,一邊聊天,一邊弄作業,很愉快的氣氛。特別是在作品完成之時,各人都將身體上本應非常疲累的感覺拋諸腦後,最終一個個模型作品置於眼前,那份喜悅令人感動。
比較三年多進入華大前天真爛漫的自己,不難看到當中的轉變。在香港時,整個生活步伐似較為急促,但到過內地生活後,節奏似慢了下來;不過於學習上,內地讀書的風氣較濃厚,看着身邊同學的努力,自己也會更加發奮,更明白到讀書的重要性,不能不說是一種成長。
時間流逝,我也將踏入實習和工作的階段,由學校轉到殘酷的現實社會,學習模式亦要轉換,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害怕和擔心。由於在內地讀書多年,自信對內地環境和市場也頗為熟悉,求職目標也可更廣泛,這對就業該是不小的優勢。當年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到內地升學,真的感到很欣慰。(標題與小題為編輯所加) ■華僑大學12級 室內設計 港生 葉浩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