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璋圍古磚牆與極不協調的垃圾桶。作者提供
鄧達智
今天稿子所附照片所見,元朗屏山上璋圍。離天水圍西鐵站三分鐘路程,古圍牆在居民住屋嚴重不足下,拆老屋蓋新居已無可奈何,損失了部分過去悠然古風。
年前老圍門重建,未配合古圍牆色調、建築風格着實失策,圍門前以白鐵在當眼處設立的告示牌,事實可移至圍門內,既方便居民閱讀,也無損美感。
筆者今天不吐不快的是古圍牆前兩個大型垃圾桶,未曾細究政府哪個部門設置,如此明顯,如此巨型,如此與古建築及香港首條文物徑不協調,有礙觀瞻,着實非常不文明!
古物古蹟辦事處、食物環境衛生署、元朗區議會、屏山鄉事委員會......眾同事,責無旁貸。
出席元朗區聯合二零一五賀宴,由元朗區議會主席梁志祥太平紳士、元朗民政事務專員麥震宇太平紳士及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新界工作部張肖鷹副部長主持,慶祝本區服務社會賢能獲勳,包括年輕賢達立法會議員何俊賢,筆者堂叔、資深區議員鄧慶業等十人。
慶業叔出任區議員廿二年,處理街坊矛盾尤其得力,深得民心。不過,不止一次忍受我發脾氣、指責,不為私人利慾,純粹家鄉環境狀況。自己急性子,眼前不順,主觀直接,未曾考慮作為公共事項,雖云區議員,他也有他的難處,尤其不可能越過眾說紛紜立即求成果。廿二年來,一再為社區、為家鄉,尤其文物、環境方面建樹良多。
席間,梁志祥議員上前握手問好,他是我尊敬的一位服務大眾表表者,這握手千言萬語,筆者曾於去年水客逼爆元朗,提出尖銳發言,本身是區議會主席的他,身居和事佬,沒辦法,媒體上針鋒相對。還有,特意送上名片,食物環境衛生署高級總監張培仲先生,明白這位元朗區環境衛生總監心意,筆者至心繫,亦出言偏激至在意:環境!
缺乏文化氛圍,環境醜陋,即是我們品牌形象建立第一步已經打敗仗,更遑論區民,尤其年輕人對社區社會認同?
對食環署,對張總監先寄以歉意,筆者只希望見到一個更美好的香港而已,你們的工作非比尋常,壓力不言而喻,我明白。不過,眼見今天所附的上璋圍現象,叫人好氣又好笑,又怎能視而不見、不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