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南粵來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廣東發力培育高水平大學


放大圖片

冀產學研結合 助推創新驅動

2015年4月,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工作會議發佈了《關於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意見》,對高水平大學建設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力爭用5-10年時間,建成若干所具有較高水平和影響力的大學,培育一批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點學科。7月和9月,廣東省分別公佈了入選高水平大學及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重點建設名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強調,廣東建設高水平大學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迫切需要,是推動廣東發展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必然要求,有力支撐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俊峰 廣州報道

7月,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七所高校和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等18個學科項目,分別入選廣東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和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廣東省將在三年內支持50億的建設資金,同時還在資源配置、項目審批、管理體制創新等方面落實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帶動全省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明顯提升,在產學研全方位成為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高地,把廣東建成高等教育強省,極大增強在教育、科技及產業科研方面的綜合實力、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對於未入選的高校和項目,如建設成效突出,達到重點建設高校和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標準的,將增補進入重點建設序列。

50億+80億 巨資造高等教育強省

9月,廣東省政府舉行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共建協議簽署儀式,廣東大手筆再投入超過80億元,重點建設三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省教育廳分別與深圳、佛山、東莞市政府,南方科技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簽署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協議。這三所地方理工科大學將採用省市共建的辦法,突破傳統路徑依賴,超常規發展,爭取早日建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從而為地方乃至全省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分析稱,廣東省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決策抓住了珠三角目前轉型升級中的人才匱乏短板。廣東省曾經是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地區,在改革開放初期,多少人南下廣州「尋夢」。而今,當年的改革環境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廣東的改革發展在大環境下已經沒有比較優勢,相反卻因為產業形態落後步履蹣跚。在互聯網經濟環境下,廣東的創業也顯得十分「謹慎」。就2014年全國GDP排名來說,廣東與江蘇差距進一步減小,山東、浙江已經後來居上,甚至增長率高於廣東。儘管GDP很難反映經濟結構狀況,但在全球經濟復甦的大環境下,廣東經濟的發展不能再「啃老」,必須加快產業轉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改革創業,通過創意創新,除了重視高校人才培養,更應放眼全球,重視營造吸引人才的創業環境,形成人才聚集的中心。

學科轉型 人才培養適應產業需求

廣東省對高水平大學及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建設,將立足於服務廣東的發展,密切結合產業的需要,以超常規的措施,為廣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在國家和全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產業研結合之於珠三角地區乃至廣東的創新驅動、轉型升級,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尤其是對於科技創新有迫切需求且經濟較為發達的深圳、佛山、東莞3座城市,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實踐意義更突出,比如入選的南方科技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等三所高校的支撐作用更加直接。此前,一些理工科大學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科專業結構和佈局沒能很好地對接和支撐產業轉型,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也不能適應產業發展需求,迫切需要提升改變。

業內專家指出,大學是學術研究的重鎮,也是產業雛形的孵化地。但是從學術研究到產業孵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內容涉及大學建設、相關的創業配套政策以及相關的智力支持。如今的產業發展必須要有互聯網思維,在現代講求「產業融合」的前提下,應該看到當前國內產業「遊戲規則」的深刻變化。它要求企業的發展,必須與新媒體融合或者通過新媒體手段包裝營銷,使得傳統企業以新的面目獲得關注。當然這種融合度還遠遠不夠,或可通過一輪或者幾輪的IPO,燒出一個企業巨頭。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國內產業複製歐美產業的模式已經很難成功,這正是目前經濟低迷的原因,也是創新發展的良機。

政策解讀:量化考核目標 不達標將退出名單

根據廣東《關於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意見》,廣東省將實行財政投入與績效掛u的動態調整機制,分類支持,體現競爭,基本完成預期目標的進入下一輪支持,預期目標完成不力的予以退出。其中以2017年為節點,廣東省對入選高校進一步提出了較為量化的階段性建設目標:

學科建設方面,每所重點建設高校要新增1-2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或3個以上學科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10%,已進入的學科排位要有所上升。每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所依托主幹學科的排名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或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10%,已進入的學科排位要有所上升。

人才隊伍建設,每所高校全職「兩院院士」、「千人計劃」長期項目和「外專千人計劃」入選者、萬人計劃、「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獲得者等年均增加5名以上。

科研創新方面,建成一批國家級科研創新平台,發明專利數量明顯增加,創新成果轉化率顯著提高,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貢獻突出。

人才培養方面,在校研究生佔比、生源質量、學生發表高水平論文或獲得發明專利、學科競賽獲獎、畢業生就業質量、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數量和等級等方面有大幅提升;產教研融合更加深入,大學生創新意識顯著增強。

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開放辦學程度更高,國際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深入,學校整體的國內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

大學出招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堅持「三個面向」 劍指世界一流

在廣東高水平大學建設工作方面,中山大學堅持「三個面向」,堅持面向學術前沿、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最終實現文理醫工的全方位發展。劍指「世界一流大學」。

面向學術前沿,是指一流的教授要做一流的學術,力爭學術的前沿攻關,潛心傳世的經典著作和重要的原創成果;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是要引導教授把個人的學術興趣與國家重大戰略結合起來,要有一批戰略科學家,要參與到國家重大戰略規劃的制定過程中去,要讓科學家們把自己的想法納入到國家的計劃;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就是服務國家、服務地方,服務廣東創新驅動。

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王迎軍:專利轉讓全國第一 助力廣東轉型升級

探索實踐出了產學研的協同合作模式。比如派駐企業科技特派員、建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通過這些方式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引導單純的項目合作轉向長期的戰略合作,再以校地共建研究院為產學研創新試驗田,將前沿研究的重心下移、向產業的前端推進,實現學校科技成果和相關產業全方位對接。

促進專利成果轉化。在《2015中國大學評價》中,華南理工專利技術轉讓指標排名全國高校第一。根據廣州市知識產權局公佈的數據,2014年華南理工的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和發明授權量在全市大專院校中佔的比例都超過了四成。

重視和地方的合作,把科研轉化平台放到校園外面。學校建成各類工業研究院20多個。現已在廣州市部市共建了現代產業技術研究院,在東莞共建了華南協同創新研究院,在珠海共建了廣東首個現代產業創新研究院。通過多年的運行,已有很好的成效。如廣州現代產業技術研究院已孵化企業19家,其中兩家企業即將在新三板上市。

權威意見:羅偉其:高水平指標要能獲得國際認可

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表示,高水平大學建設既是廣東創新驅動當中一個源頭動力,也是廣東目前的短板。廣東跟京津冀、長三角相比,優質科研技術水平有一定差距。「由於歷史的原因,廣東高水平的大學相對來說沒有江蘇多,沒有上海多,沒有北京多,甚至也沒有湖北多,這些是我們的短板,所以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 

未來幾年裡廣東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工程,會以一個周期一個周期的方式去建設,主要圍繞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學研合作、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來開展,建設國際國內同行都能夠認可的高水平大學。  

「不是說你自己說自己是高水平大學就行了,不是簡單的指標體系說是『高水平』就行了,這個指標體系要獲得國際國內的公認,又能夠為國家的發展戰略以及地方的經濟發展提供高層次人才的支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思想政策的支撐。」羅偉其強調說。

相關新聞
南粵來風(第42期) (2015-09-30) (圖)
廣東發力培育高水平大學 (2015-09-30) (圖)
湛江鋼鐵發揮產業航母效應 打造粵西經濟增長主引擎 (2015-09-26) (圖)
寶鋼湛江鋼鐵一號高爐點火成功 (2015-09-26) (圖)
廣東海博會下月東莞迎客(南粵來風第41期) (2015-09-20) (圖)
南粵來風 (2015-09-17) (圖)
新興打造禪意生態名城顯成效 (2015-09-17) (圖)
振興粵東西北 兩年見成效 (2015-08-18) (圖)
粵自貿區對接「一帶一路」 廣東「雙輪驅動」 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2015-07-30) (圖)
粵「互聯網+」助轉型見成效 (2015-07-21) (圖)
廣東打造最優創業環境(南粵來風第36期) (2015-06-27) (圖)
粵推「一帶一路」實施方案 旅遊合作人文交流列重點 (2015-06-20) (圖)
全國科協年會廣州召開 中外精英獻策粵產業轉型 (2015-05-30) (圖)
全國科協年會廣州召開 中外精英獻策粵產業轉型 (2015-05-30) (圖)
龍崗街道文化名片雙星輝耀 (2015-05-28) (圖)
米蘭世博會中國館迎客 「廣東周」十月壓軸亮相 (2015-05-25) (圖)
廣東自貿區掛牌 利好政策配套落地 (2015-04-30) (圖)
廣東力推製造業升級 斥萬億助企業「機器換人」 (2015-04-25) (圖)
廣東自貿區總體方案獲批 粵港澳合作添新優勢 (2015-03-31) (圖)
創新驅動促產業優化 打造實體經濟新引擎 (2015-03-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南粵來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