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乘粵東西北振興東風 三大會戰助跨越式發展
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作為廣東省全域性的重大戰略,已經實施了近兩年,六七月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廣東省長朱小丹分別帶隊對「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成果進行第二年度的視察,鼓勵各地市在經濟新常態下繼續保持和推進粵東西北經濟快速發展的態勢。
雲浮市新興縣抓住了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東風,通過全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園區擴能增效、城市擴容提質「三大會戰」,努力打造區位更好、產業更強、禪意更濃、生態更優、城市更美、活力更足的禪意生態名城,區位、載體和人文優勢進一步凸顯,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成績。■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彥英、謝志林 通訊員 何勇 雲浮報道
交通區位優勢日新月異 雲浮融入珠三角前沿地
新興作為雲浮最靠近珠三角的縣域,如今已是融入珠三角的最佳前沿陣地,正所謂「路通財通」,交通便利帶來的區位優勢,將帶動新興縣的經濟發展也駛入了「高速」路。
在以前,新興人一直有個「心結」解不開,便是新興境內的高速公路是一片空白,是名副其實的「不通高速縣」,而周邊其他兄弟縣(市、區)卻早已貫通。從2012年起,新興就開始實施「交通突圍」戰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風暴一浪高過一浪。今年,新興把配合做好境內江羅、汕湛兩條高速公路的建設作為重點工作,舉全縣之力予以支持。
今年年底,新興人期盼已久的江羅高速(新興段)即將通車,汕湛高速(新興段)正在開展項目環評、勘察設計等前期工作,力爭年底前完成徵地工作。同時,新興加快推進一批縱橫貫通城區道路和縣鎮公路的改造、建設工作,促進城區、景區、鎮村之間更便捷聯通。目前,全長24公里、寬50米、雙向六車道的縣城二環路建設,已完成投資6.5億元,二環路西段有望年底前建成通車。今年以來,共投入資金6145萬元進行城區道路建設;完成了新農村公路建設52公里,總投資1820萬元。縣內通達順暢的交通網絡,大大改善了廣大群眾的出行條件。
產業集聚做大做強 五大園區成主引擎
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是粵東西北地區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個過程中,產業園成為新興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發動機。
新興縣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要通過突出園區建設這一戰場,把園區作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主陣地。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新興縣已建立佛山順德(雲浮新興新成)產業轉移工業園、廣東禪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國國際(新興)信息產業基地、新興紅木家俱產業園、新興現代農牧科技園「五大園區」,為產業集聚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正在努力打造文化旅遊、金屬製品、電子信息、紅木家俱、現代農牧五個超百億產業集群。
好巢方能引得良鳳。作為龍頭企業的載體,今年以來,新成工業園繼續加大基礎設施的開發建設力度,累計完成投資約13億元,園區道路、水、電、通訊、通視、綠化等均可滿足入園企業需要。目前,園區入園項目59個,計劃總投資約126.76億元,其中已投產項目33個,計劃總投資約69.95億元。在建項目11個,計劃總投資約25.48億元。籌建項目15個,計劃投資31.33億元。意向項目5個,計劃投資3.2億元。預測全部項目投產後,新增工業產值約150億元,新增稅收約5億元。
在廣東禪文化創意產業園核心景區六祖故里旅遊度假區內,一幢幢宏偉壯觀的仿古架構場館令人為之震撼,禪意景區的文化魅力讓人耳目清新。目前,該園區已步入發展的「快車道」,成功引進廣東南粵集團、廣東鳳鋁集團、廣東和健公司、廣東養生谷有限公司、廣東翔順集團、廣東省禪宗文化研究基地等大企業集團。這些企業的加盟帶動外來投資和政府性投資項目達26個,總投資額70億元,已累計投入資金共23.83億元,佔項目總投資的34%。
新興紅木家俱產業園已完成投資16.24億元,首期入園企業53家,計劃投資83億元,致力於打造規模較大、投資最多、產業鏈最完整的產銷一體化的園區,成為粵東西北規模最大,全國矚目的紅木新「坐標」。此外,新興現代農牧科技產業園已有溫氏集團、華南農牧、生物製藥、環保設備等7家農牧企業落戶。去年,該園區產值已超500億元。
「三圈一體」城市擴容擴質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新城
堅定不移推動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培育做強有條件的縣城和中心鎮,是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新興縣正圍繞建設生產圈、生態圈、生活圈「三圈一體」的縣城,打造帶動全縣跨越趕超、城鄉統籌發展的龍頭,為進一步促進城鎮化管理創新、產業和人才集聚提供了基礎。
據了解,生產圈是以「五大園區」建設拉動縣城擴容,形成現代產業高度集聚的產業圈層,支撐中心城區發展,拉動城區擴大規模。生態圈是指結合開展省衛生縣城創建工作,投入2億多元抓好道路改造、街道管理治理、城中村整治,升級一批街區綠化景觀、亮化工程,建設美麗潔淨城區。計劃年內啟動建設惠能紀念廣場、城市綜合體等一批地標建築和縣人民醫院新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建設,開展新興江排污整治工程,在縣城周邊建設20萬畝景觀林帶,對東門河、大南河、西河進行生態改造建設水系防護綠帶和生態綠地,構建完整的生態隔離圈。
「三圈一體」的生活圈則是指主城區以統籌推進城市產業、城市設施、城市景觀和城市小區開發為重點,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形成高品質居住的生活圈層,增強城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振興路上有話說 新興縣委書記 葉銳:
禪意生態名城既是我縣優勢和特色的載體,又是現代服務功能的載體,必須構建禪宗文化、優良生態、高端產業、城市現代公共服務等相互促進、融合發展的格局。建設禪意生態名城既要加快速度,又要有全國視野,借力外部多方資源合力,打造區位更好、產業更強、禪意更濃、生態更優、城市更美、活力更足的禪意生態名城。
新興縣長 唐誼:招商、建城、改革,是新興發展的幾大方向。建城,要結合江羅高速開通,加快城區擴容提質;城區發展的理念要融入新興特有的禪元素;招商將主要圍繞五大園區進行,招的其實是產業,而非單純的企業,圍繞「龍頭企業帶產業」的方式,爭取形成產業集群。
數據說話
1、《2014廣東縣域經濟綜合發展力研究報告》顯示,新興縣經濟綜合發展力在全省61個縣域單元中排第14位,在28個山區縣中排第1位。
2、2014年,新興縣實現地方生產總值212.8億元,同比增長11.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9.06億元,增長28.8%。全縣財政總收入25.51億元,增長11.7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5億元,增長22.06%,總量和增幅均居雲浮市首位。
3、2015年上半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36億元,增長8.1%,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1-6月,全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9.77億元,增長12.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06億元,增長21.3%;實際利用外資額1678.4萬美元,增長30.1%;財政總收入19.36億元,增長53.99%,其中,一般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79億元,增長8.41%。
產業亮點:傳統產業實現優化升級 大力培育發展新產業
今年以來,新興圍繞發展「四新一特」產業,抓住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牛鼻子,穩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發展新產業。
大力引導金屬製品產業走創新驅動之路。利用廣東省大力推動新一輪技術改造機遇,大力支持金屬製品龍頭企業增資擴產、設備更新和智能化改造,減輕對勞動力依賴,發展現代化製造業,帶動金屬製品行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借鑒順德勒流五金產業創新中心的成功經驗,建設集設計、研發、質檢、展覽、電子商務等功能於一體的不銹鋼產業創新中心,組建產學研創新聯盟,提升新興不銹鋼行業整體競爭力。目前,淩豐不銹鋼易地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項目投資10億元,年底可以投入使用,預計年產值將由9億元增加到18億元,用人由4000多人減少到2000多人。
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特色生態農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產品,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和生態化轉型升級,支撐農村現代化建設。推進生態養殖,大力發展循環型畜牧業,減少禽畜養殖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大力支持溫氏集團整體上市,服務好廣東大華農建設醫藥科技產業園,打造全省一流的現代農牧產業。目前,全縣共有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2家。
立足「禪意生態名城」的新定位,進一步利用好禪文化、生態、溫泉等獨特資源,啟動申報六祖故里旅遊度假區為國家5A級旅遊度假區工作。開展省「文化生態旅遊服務先進標準體系試點」項目,努力促進工、農、遊產業全面升級、多頭並進。加快發展禪農產業,依托優勢資源培育「體驗式」休閒農業,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觀光旅遊農業、禪意休閒農業等品牌農業,打造一批特色禪農品牌。引進大型六祖題材露天音樂劇項目,豐富禪文化體驗形式。
在培育發展新產業上,新興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中國國際(新興)信息產業基地項目落戶新興,一期雲數據機房預算投入約12億元,今年5月正式封頂。該項目的快速建設將帶動區域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形成新興信息產業集群集聚效應,是響應落實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具體表現,也標誌着新興縣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與融合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邁出堅實的一步。目前,基地已累計完成投資近7億元,今年已完成投資近2億元。另外,電子商務和紅木家俱兩大戰略產業也在新興發展壯大;大華農公司積極發展科研型、創新型項目,壯大生物製藥產業;發揮新合鋁業的龍頭作用,打造百億新型鋁型材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