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鵬情萬里:廣交會上淡去的香水味


趙鵬飛

第一百一十八屆廣交會正在廣州舉行,這也是我第十八次參加廣交會。關於這個被稱作中國外貿「晴雨表」式的展會,曾經有過這樣一種說法:文革期間,中國只有兩件事情沒有中斷,一是研製原子彈,二是舉辦廣交會。如此特殊的年代,廣交會還能不被中斷,其分量可見一斑。

廣交會之所以會落戶廣州,和廣州的外貿歷史不無關係。清代閉關鎖國,唯一保留的對外通商口岸,僅有廣州的十三行。新中國成立後,各口岸的廣東籍及其他地區的買辦商人、各國洋行,也都紛紛遷至香港。新中國的貿易,也多由定居香港的買辦來完成。所以,在亟需大量外匯的年代裡,在廣州辦中國商品出口交易展會,就最合適不過了。

跑廣交會新聞多年,常常聽到「老廣交」們說起威水史。我發現,不管誰來說,周恩來總理總是大家想到的第一個人。這不光因為「廣交會」得以舉辦,是周總理親自拍板定下來的。也不是因為周總理第一個把「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化成了「廣交會」。而是因為廣交會幾次「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都多虧了周總理及時出面,才得以不受衝擊。

原廣東省外經貿委副主任伍明光,講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九六七年春季廣交會開幕式前夕,一群紅衛兵爬上了中山紀念堂,試圖拆下「天下為公」牌匾,並要推倒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幸而周總理及時趕到,連夜召集紅衛兵開座談會,再三強調中山先生對中國革命的功勳,紅衛兵最後才同意,不再干擾這一屆廣交會的正常開幕。

「如果不是周總理及時出現,廣交會都不知道能不能辦下去了。」退休多年的伍明光,先後大約參加過六十屆廣交會。他說,正是有了周總理的保駕護航,雖然經歷了三年經濟困難和文化大革命這些非常時期,一年兩屆的廣交會才得以一路發展壯大,為新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實,周總理逝世二十年之後,也曾「搭救」過一次廣交會。我在廣州地方志《政府決策志》裡,看到過這樣一個記載。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國各地都想爭取舉辦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有的領導甚至提出要將交易會搬到上海。一九九六年十月,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謝非向國務院總理李鵬反映說,廣交會是周恩來總理定在廣州的,不能搬走。李鵬總理當即表態,廣交會不能搬走。

廣交會對中國經濟作出的貢獻不容忽視。但隨着互聯網經濟的興起,進出口交易方式網絡遠程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進出口企業對廣交會的依賴程度也隨之逐漸減少。二零零八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更成為廣交會發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嶺。在這之前,每當進入廣交會時間,作為跑會記者,我判斷參會國際客商人流量不是看公佈的統計數字,而是靠鼻子。

因為生活習慣的緣故,大部分國際採購商都喜歡渾身上下弄得香噴噴來參會。於是通往展館的地鐵,以及會場內的用餐間,香水味道濃烈與否,是我判斷當屆國際客商到會人數,以及成交量是否穩定,最直接也是最管用的風向標,且屢試不爽。

二零零八年全球金融危機未爆發前,無論是春季還是秋季廣交會,只要擠上地鐵二號線,強烈的香水味混雜着濃重的汗水味,是每一次去會場必經的「嚴峻」考驗。因為採訪量大,中午常常要被迫在會場的用餐區用餐。這對我和大部分跑會記者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用餐人數異常爆滿的餐廳,必定是本屆廣交會香水味密度最高的地方。

最近這幾年,世界經濟一直未能有效復甦,歐美等傳統主流出口市場的購買力持續疲軟。近十屆廣交會上的香水味,也一屆淡過一屆。就在前幾天,我特意在廣交會餐廳用了午餐。如果不是專門往「鬼佬」群裡擠,鼻尖上的廣交會風向指數,眼看着就要失靈了。

相關新聞
百家廊:銀光閃閃的地方 (2015-10-28) (圖)
琴台客聚:阿列克謝耶維奇 (2015-10-28)
生活語絲:斯人已去 空留倩影 (2015-10-28)
天言知玄:回到未來 我們會變好嗎? (2015-10-28)
鵬情萬里:廣交會上淡去的香水味 (2015-10-28)
翠袖乾坤:喪禮後的飯宴 (2015-10-28)
路地觀察:水痘和生蛇疫苗 (2015-10-28)
百家廊:如果給大舜發「孝順金」 (2015-10-27) (圖)
聊易談經:噬嗑卦 (2015-10-27)
思旋天地:強國有外交 (2015-10-27)
發式生活:沒完沒了的再見 (2015-10-27)
見多識廣:「契丹是中國」考 (2015-10-27)
翠袖乾坤:高畑勳那杯茶 (2015-10-27)
跳出框框:棄筆 (2015-10-27)
百家廊:舊衣回收應立項 (2015-10-26)
琴台客聚:娟姐三大神曲 (2015-10-26)
生活語絲:病房隨想 (2015-10-26)
淑梅足跡:「文望高」醫生 (2015-10-26) (圖)
七嘴八舌:文化藝術加速「走出去」 (2015-10-26)
翠袖乾坤:女人千萬要靚 (2015-10-2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