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慶
家中二次裝修,整理出幾堆不穿的舊衣,有毛呢大衣、毛線衣、學生裝等等,如何處理成了頭痛的難題。
這些舊衣大多有六七成新,質量可以,主要是過時了,也有的未過時,只是不合身。以前,家中不穿的舊衣服盡可以送給鄉下親戚。那時候,鄉下親戚上街帶點大豆、花生之類的土特產來探望我們,款待他們後就找出一些不穿的舊衣服送給他們當回禮。臨走時他們都是笑容滿面,一副很知足的樣子。可時至今天再送他們舊衣服,他們就覺得你是小看他了。
去年曝伏時,我打電話給鄉下的老表,情真意切地讓他順便時到我這裡來選一些舊衣服回去給兒子、老婆穿,說這些服裝都有七八成新,式樣也不錯。沒想到他在電話裡很不高興地回我說,他家的舊衣服也多得沒處放,也想選一些比較好的衣服捐贈給貧困山區,但苦於沒有接收單位。
送人送不掉,放在家裡又擠佔箱櫃,看來,只有當廢品處理了。便去物管處借了兩輛手推車,將舊衣服打成包,與妻子一人一輛推向舊衣服回收站。原以為這幾百斤五顏六色的半舊衣服總能賣上百元,誰知卻一律按每市斤五分的價格回收,連兩條棉被在內也只給了二十元,氣得妻子臉發白,說這些半舊衣服連廢紙價都不如,還不如拋到垃圾桶裡算了。我說,這何苦呢?倒進垃圾桶你一分錢也得不到,還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勞動量,就給這回收站算了。回收站老闆看?我妻子氣急敗壞的樣子也發笑,說上面價格給得低,我們回收價格也就低,現在廢品裡最不值錢的就是舊衣服。
儘管這麼多半舊衣服廉價給回收站有些惋惜,但也無奈,這不是古董,放在家中會增值。況且,衣服的淘汰率最高,中老年人還好些,年輕人幾乎年年購時尚衣服,有些衣服穿了一兩次就不穿了,家中衣櫥空間有限,你不處理掉舊的,新買的衣服就沒地方放。
以前生活水平不高時,人們處理舊衣大多是改製,衣領破了換衣領,袖子壞了換袖子,不能拼接的布條做成拖把,布片做抹布,最後剩下的碎布賣給回收站,那時的碎布回收價是八分錢一斤,在當時月工資只有幾十元的年代,這回收價還算是合理的。想不到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廢品的回收價卻大幅度降低。不過也難怪,物多價低,物少價高,這種定價原則同樣適用於廢品。現在的課題是如何科學處理舊衣服,讓它能物盡其用。
從韓國留學回來的麗麗在一次聚會時對我說,韓國人的家中有個分類的袋子,專門放不要的衣服進去,這些衣服不但要摺疊好,還要洗乾淨。每個小區兩個月都有一次跳蚤市場,就是廢物再次利用的機會,想買賣舊衣服的都可以去那裡交易。另外,也可以捐贈給「美麗商店」,這是一個以接收舊衣物捐贈,再回收利用為主營業務的慈善超市,共有數百家分店,遍佈韓國各大城市,年接收捐贈的二手衣物有一千多萬件。「美麗商店」的運作模式是提倡人們捐贈閒置衣飾、物品、傢具和書籍等,經處理後再次低價銷售,銷售收入除去成本開支外全部作慈善用途,並定期公佈。「美麗商店」出售的二手服裝都經過消毒處理,每件售價約為五至十元人民幣,最好的也不過二十元左右。
韓國這種處理舊衣的模式我國也可以借鑒。事實上,處理舊衣除了開闢跳蚤市場自由交易,建立「美麗商店」接受捐贈低價出售給需要的人外,還可以成立專業回收公司,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的社區物管處設置舊衣回收箱,方便捐贈者將不穿的舊衣服放進回收箱,由專業公司統一收集分類處理。如比較完好的棉服、羽絨服、呢絨服等通過沸水滾煮、臭氧消毒、熨燙等消毒過程處理後,可通過慈善機構捐贈給貧困地區。一些毛衣類經過消毒後可送到社區愛心編織社,讓愛心媽媽們利用這些毛線重新編織,然後捐贈給有需要的人。還有一些比較新的夏衣,用同樣的方式整理消毒後,可以直接捐給非洲、中東等熱帶的難民。無法再穿的破舊衣物,經過分揀後,集中進行纖維化處理,製成無紡布、再生手套等,一些純棉面料纖維化後還可以用於加工服裝。如果舊衣能得到有效利用,將為環保減排作出非常大的貢獻。對於服裝業年產值高達一點五萬億元的中國市場而言,舊衣的循環利用是一座尚未充分開發的「富礦」,需要我們認真地去開發和利用。
然而,由於宣傳力度以及對舊衣回收利用的重視程度不夠,目前舊衣回收很不規範。有些企業打?收舊衣的名義,只管分類不管去處,有的甚至包給了小販來做,而走街串巷的小販不僅收購市民的舊衣服,還從垃圾桶裡去撿被污染的舊衣,並流向了不衛生、不規範的地攤。這種廢舊衣物在毫無社會責任約束的情況下,無序流向其終點,這其實是一種有害的行為,並沒有做到資源的合理再利用。
讓人稍感欣慰的是,近兩年來,一些大中城市已開始建立專業規範的舊衣回收公司,試點將舊衣回收箱直接搬進社區,方便居民捐贈。然大多小城市居民想捐贈舊衣仍然無門,只能幾分錢一斤賣給收廢品的小販,任由他處理,不但可惜而且讓人不安。因而有必要將舊衣回收立項為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在全國各城市社區都設置舊衣回收箱,方便捐贈者放置舊衣。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監管措施,讓老百姓放心,把實事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