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喪禮後的飯宴


小 蝶

最近有長輩辭世,親戚間靠短訊貼文互通消息。有人問在哪間酒樓設「解穢酒」,更有人說應是「英雄宴」才對。我看後駭笑不已。有人離世,辦的是喪事而非開武林大會,設什麼英雄宴?是「纓紅宴」才對!一連串的貼文,顯示原來香港很多人對「解穢酒」和「纓紅宴」的認識並不深。

以前的人多是設「解穢酒」的。顧名思義,是解除污穢,即不吉利的事情不會再來之意。以前的人對所有禮的儀式都較為講究,說是繁文縟節也可,說是以較多項儀式來對先人表達追思也可。喪禮當然是禮的一種,所以當辦喪事的家庭為逝去的家人或親人完成火化或下葬儀式之後,仍然要為後者守孝。這時候,主人家便在酒樓設「解穢酒」,讓前來弔唁的親友享用。

古時的人會為父母守孝三年。即使我的外祖父逝世時,母親和其外家眾人亦守孝一年。後來,香港人的生活節奏開始變得急速,一年的時間太久了,就變成守孝四十九日。在這四十九日中,還會舉行一些如為先人逝世「三七」(三個星期)和「尾七」(七個星期)而做的打齋儀式。家人或親人要到所有儀式完成之後,即第四十九日才可以脫孝。

可是,近年香港的生活緊迫得令大部分人連四十九日的守孝期也嫌太久,於是便即時脫孝。換句話說,仙遊的人的家人會在他被火化或下葬後即時脫孝。即是男的不用再在襟前佩上黑布,女的也不用再在頭上佩戴白、藍或綠色的線花。這就解釋到為何近年愈來愈少在街上看到有人戴孝了。大家可別誤會以為香港的死亡率降低得近乎零,而是家有白事的人不再將白事帶到喪禮完成後的生活而已。

而採用即時脫孝方法的主人家在完成喪禮後宴請弔唁親友的飯宴便是「纓紅宴」了。纓是在頸上的掛飾,紅色即表示一切的白事儀式都完結了,大家可以回復正常生活。這時候,先人的神位可以掛紅,家人也可再穿紅色衣物。

相關新聞
百家廊:銀光閃閃的地方 (2015-10-28) (圖)
琴台客聚:阿列克謝耶維奇 (2015-10-28)
生活語絲:斯人已去 空留倩影 (2015-10-28)
天言知玄:回到未來 我們會變好嗎? (2015-10-28)
鵬情萬里:廣交會上淡去的香水味 (2015-10-28)
翠袖乾坤:喪禮後的飯宴 (2015-10-28)
路地觀察:水痘和生蛇疫苗 (2015-10-28)
百家廊:如果給大舜發「孝順金」 (2015-10-27) (圖)
聊易談經:噬嗑卦 (2015-10-27)
思旋天地:強國有外交 (2015-10-27)
發式生活:沒完沒了的再見 (2015-10-27)
見多識廣:「契丹是中國」考 (2015-10-27)
翠袖乾坤:高畑勳那杯茶 (2015-10-27)
跳出框框:棄筆 (2015-10-27)
百家廊:舊衣回收應立項 (2015-10-26)
琴台客聚:娟姐三大神曲 (2015-10-26)
生活語絲:病房隨想 (2015-10-26)
淑梅足跡:「文望高」醫生 (2015-10-26) (圖)
七嘴八舌:文化藝術加速「走出去」 (2015-10-26)
翠袖乾坤:女人千萬要靚 (2015-10-2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