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問
溫和中間派組織「民主思路」本月中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以電話訪問逾千名市民,近七成受訪者認為本港需要溫和中間的政治力量;過半受訪者更認同有關力量有利推動互相尊重的政治文化,避免社會撕裂,並可與中央溝通。這說明了經過「佔中」、政改被否決的衝擊,本港社會主流聲音厭倦政爭,回歸到堅持「一國兩制」,尊重溫和理性、協商溝通,成為社會的主流民意。這種民意將左右即將來臨的區議會選舉,激進派失去民意基礎,陷入了沒有動員能力的困局之中。
激進派最初認為,經過「佔中」,市民會支持激進路線,越激越好。所以他們發起「傘兵參選」行動,以為「傘兵落區」,選票自然走上門。誰知道,傘兵一站出來,就被地區的居民指罵,說他們靠害香港,搞亂社會秩序,破壞經濟發展,未來香港形勢不容樂觀,如果激進派人上台,市民一定「冇啖好食 」。居民對「傘兵」態度冷若冰霜。於是,傘兵改變選舉策略,洗刷「佔中」背景,扮演斯文有禮,開展「微笑攻勢」。但是「傘兵」的伎倆欺騙不了市民,不會輕易上當受騙。
激進抗爭損人不利己 無助爭取民主
大多數選民認同,香港需要溫和中間派,真心實意做好地區工作,有商有量推動經濟發展,經濟搞好了,香港的政制發展水到渠成。大多數選民希望,中間溫和派能夠和中央對話,務實地解決民主發展及落實「一國兩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具體問題。更多市民認識到,「佔中」的失敗,說明靠違法暴力行動不可能逼中央妥協讓步,反而使得中央立場更加堅定,激進抗爭損人不利己,無助爭取民主。
最典型的例子,是鼓吹「港獨」的「城邦派」區選提名難,選民不願意為「港獨」勢力提名,僅推出一人參選。「城邦論」作者、「港獨大師」陳雲早在年中就高調宣佈將派五六人參加區選,聲言會「遍地開花」。「城邦派」以為,他們最激進,一定大受歡迎。殊不知,他們其實是「過街老鼠」,完全不獲支持。「遍地開花」變成了「遍地挨批」。
「佔中」發起人之一的戴耀廷也撰文哀嘆,反對派已經失去政治動員能力。選舉是最好的試金石,選民覺得中間溫和派信得過,激進派信不過,激進派只會搞破壞,把應該辦得成普選變成辦不成,最離譜的是,他們傷害港人的利益去威脅中央。這是把鬥爭矛頭指向大多數香港市民,最終弄得天怒人怨。
反對派在區選中充滿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失敗主義情緒。《蘋果日報》的報道亦承認,「今屆區選氣氛冷淡」。「佔領運動唔似得2003年咁,泛民支持者有一致目標,反而連內部都有分裂,激進同溫和路線越走越遠,成個泛民陣營都散散地,又點可以大力推動區選創2003年奇蹟?」《蘋果日報》對反對派選情分析悲觀,也充分暴露出激進派不得人心。
主流民意人心思定 主張溫和理性
民調顯示選民希望更多中間溫和派站出來,要求與中央溝通,要求結束街頭暴力對抗,還香港法治、和諧、安寧。近期,反對派陣營出現越來越多的分裂,「雨傘運動」催生的激進「傘兵」不斷襲擊傳統中間溫和反對派的選區,企圖取而代之,引起傳統中間溫和反對派的強烈不滿。反對派區區上演「卡位戰」,封殺對手,擴大地盤,內鬥正酣。本港區議會選舉,反對派陣腳大亂,各自為戰,全無隊形和策略可言,敗象已露,不敢正視問題所在,唯有賴「選舉氣氛冷淡」,助選團「助選不力」。但是,建制派形勢大好,人氣旺盛,士氣高昂。香港主流民意人心思定,希望在法治、理性的氣氛下進行選舉,希望社會和和氣氣,從政者見不到這一點,執迷不悟搞激進搞暴力,與民意背道而馳,注定一敗塗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