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中日韓首腦會議順利在首爾召開,這對於東北亞乃至亞洲和平發展是一個新的起點。尤其對於中日韓三國FTA的推進,就中國自身利益而言,是化解TPP壓力的好棋。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會議是朴槿惠力促。就在安倍政府猛烈攻擊韓國總統朴槿惠參加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之日,正是這位有主見、有魄力的女人在會見習近平之時,提出10月底或11月初在首爾舉行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朴槿惠既在反對日本否定侵略歷史、不作出有誠意的道歉上立場堅定,同時看到東北亞以及整個亞太地區穩定、安全和發展的大局,對此不能不令人敬佩。
中國務實調整對日關係
中日韓首腦會議在1999年首次舉行,2012年,日本政府宣佈對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導致中日關係惡化,三國首腦會議於同年5月舉行後就暫停了。這次能夠恢復,其實不是安倍政府修正錯誤,而是主要在於中國高層從抓住機遇實現「兩個一百年」任務的大局和形勢的新變化出發,務實調整對日關係。
最近,北京《人民日報》微信刊登了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傅瑩的署名文章,跟着眾多的媒體轉載,用的基本是同一個標題:傅瑩談與日官員接觸,他們似乎不帶耳朵來。乍一看,當然認為傅瑩是批日本,中國對日政策還是強硬。事實上,傅女士也不乏批日的言詞。她說,這些年我同日本官員和學者接觸,有一種感受,他們似乎不帶耳朵來,缺乏傾聽的意願。拿釣魚島為例,野田佳彥政府所謂「國有化」之前,中方多次表達關切,而日方一直是自說自話。時至今日,日方還是強調「國有化」比私人購島要好。
傅瑩說,但這裡的要害是,假定「釣魚島是日本的」這樣一個前提,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早年,兩國領導人正是因為對中日分歧的複雜性有充分認識,選擇了「擱置爭議」這個並不理想、但最現實的出路。
說傅瑩批日,不如說規勸,簡直就是苦口婆心。擺事實講道理,沒有一點火氣,如果日本的有識之士還不能接受,那就真的是冥頑不化了。筆者仔細閱讀報道全文,直到最後才看到傅瑩自己的標題是《為中日關係打開一片天空》,心中也豁然開朗:北京在做對日關係大調整的文章,北京認為中日關係惡化責在日本,但是中國並不糾纏過去,而是着眼未來。
筆者認為,中日三年多的交手,其實中方已略佔上風,現在中國通過對釣魚島巡航執法,形成中日「共管」的新常態,過去日本單方面控制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所以,北京有本錢改善中日關係,以謀取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安倍渴求修復中日關係
首先,調整好對日關係,也正是分散美國「重返亞太」,在南海等問題生事,製造壓力的良策。其次,推進中日韓三國FTA談判,化解TPP壓力。中日韓經濟總量佔亞洲的七成,佔全球的兩成;中國亦是日韓最大的貿易夥伴。目前,中國和韓國已經簽了自貿區協議,這也為中日韓三國FTA打下了基礎。本來,三國FTA是早於TPP完成。但是,被美國的「重返亞太」攪了局。TPP是美國「重返亞太」的經濟支柱,而TPP最主要的成員國是美國和日本,因此美國是絕對不能讓中日韓三國FTA走在前。於是縱容野田政府「國有化」釣魚島,惡化中日關係,使三國FTA談判停了。當下,雖然TPP草簽了,但是北京如達成中日韓三國FTA,不一樣化TPP於無形?
事實上,使中日關係重拾正軌也符合日本的利益。中日關係惡化三年,雙方都蒙受經濟損失。而在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背景下,安倍晉三從美國及歐洲獲取更多的經貿份額並不容易,相反中國和亞洲市場活力更大。所以,安倍對修復中日關係也相當積極。在首爾時,他主動到中國總理李克強下榻處會談。
事實上,調整對日關係,也有利中國謀求世界格局多極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