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港人以前去澳門,一是賭,二是吃。前者碰運氣,看看能否贏大錢;後者去享受,佔點小便宜。但今天,這兩者對港人來說,可能都太奢侈了。不過,日益現代化的澳門還有簡樸清靜的一面,那就是位於南部的路環,還有黑沙灘。對於喜歡體驗鄉鎮風情的文青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從澳門半島市中心有多線公車直達黑沙灘,車程約四十分鐘。
路環本來是獨立的島嶼,因長期填海,現已和氹仔連成一體,兩島之間則是各大高級娛樂場集中地的路氹城。由於島上許多地方還沒開發,自然風光得以保存,如樹林、山丘、海灘、燒烤區等,環境清幽,跟繁囂的鬧市形成對比,被譽為澳門最後的花園。
其中的黑沙海灘更別具特色,這個澳門八景之一也是進行水上活動或觀星的首選熱點。附近設有燒烤場,並建有黑沙公園,在岸邊有大片的木麻黃人工林帶。無論是漫步於軟綿綿的細沙上,還是遊走於蒼翠的步行徑,這裡不失為周末休閒勝地。
根據分析,黑色的海沙是來自一種次生礦海綠石,經年累月被海浪沖刷而帶到岸邊。黑沙幼滑,沙層柔軟,但沒想像中那麼「黑」。據說近年因為水土流失的關係,有關當局為免旅遊景點消失,故以黃色新沙補充,令原有黑沙被覆蓋在底層和岸邊,看起來比新沙還要少。所以,我們在近水處拍到的沙面照片,都見一條條黃沙痕跡。
路環以前是漁村,處處見到漁家棚屋,島上也有不少船廠和水泥廠,在回程候車時跟幾位由內地輸入的女工友聊天,得知還有數間織布工廠,是日本人開的,本來設在福建,但因內地近年薪金高漲,加上澳門政府給予優惠,就搬過來。
路環也有不少由舊船廠遺留下來的鐵皮屋,往往被當地人改為小食店,著名的「漢記咖啡」就設在其中,門牌一點都不起眼,我們路過那一帶時,完全不知道也看不到,倒是跟路人閒聊時,對方提起,才折回來品嚐一下。站在門口,看到這間簡陋到下雨天會滴水的鐵皮屋,內裡只簡單地擺放幾張長木枱和木櫈,很難想像配得上它的「知名度」。但這裡賣的是「完全人手作坊」,由店主一家人親手用匙磨拌,味道原始卻不苦澀,口感香滑。
在路環,另一個要品嚐的是「安德魯餅店」出品的「葡撻」。這間由已故英國藥劑師安德魯(Andrew Stow)創立的餅店,以其發明獨家配方的蛋撻聞名,被譽為「安德魯蛋撻」。餅店一度擴張至港台,乃至日韓和菲律賓,安德魯更獲澳門政府授予旅遊功績勳章,並定為澳門招牌蛋撻創始人。可惜,他九年前哮喘發作去世,享年五十一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