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衛生署希望可藉宣傳推廣,釋除市民對器官捐贈的誤解和憂慮。 趙虹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過去數月,多宗等候器官捐贈事件先後發生,一度激起社會極大回響及熱烈討論。衛生署昨日公佈指,2014年「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新登記數字跌至不足兩萬人,較2013年下跌逾17%,為名冊啟動以來的歷史新低;且發現表明不願意死後捐贈器官的受訪者,倍增至2013年的17.5%,拒絕捐贈者多是受「留全屍、要土葬」的傳統思想影響。署方冀可藉宣傳推廣,釋除市民對器官捐贈的誤解和憂慮。
衛生署昨日與醫院管理局召開聯合記者會,講解本港器官移植服務現況,以及市民對器官捐贈的看法。
衛生署助理署長(健康促進)馮宇琪列出數字指,「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於2008年啟動至今,已踏入第七年;截至今年10月31日,名冊總登記人數雖已逾17.9萬,但每年新登記數字卻自2013年起持續下跌,去年更跌至不足兩萬人,較2013年下跌逾17%,創歷史新低。
另外,衛生署亦分別進行3次行為風險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表明不願意死後捐贈器官的被訪者由2007年、2011年的8.8%,倍增至2013年的17.5%。
憂醫生為捐器官「唔盡力救」
馮宇琪指,署方因應名冊新登記人數下跌,以及無意捐贈者倍增的情況,於今年4月進行首次焦點小組研究,深入了解市民對器官捐贈的看法。結果發現,受訪者拒絕捐贈器官或未決定是否捐贈,大多是受到「留全屍、要土葬」的傳統思想影響、以及家人意見等因素。
同時,拒捐者亦質疑登記名冊資料的保安性,以及擔心「醫生為鱄蚞鼎x捐贈而唔盡力救我」,而對器官捐贈有所疑慮。
馮宇琪冀可透過宣傳推廣,助市民明白器官捐贈可以怎樣幫助有需要者,釋除有關誤解和憂慮。
她強調,登記名冊系統內所有資料均視作個人資料,絕對保密,且資料只供獲授權人士查閱,市民無須擔心個人資料會外洩,她重申捐贈者只需在登記名冊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絡電話與地址,以及欲捐贈的器官即可,「就算登記後感後悔,亦可退出名冊。」
昨日有兩名參與器官捐贈計劃的市民分享其經歷。捐贈者家屬馬凱恩指,母親於6年前因中風導致腦幹死亡,其後尊重亡母遺願,捐贈其肝臟、腎及眼角膜,令5個等待捐贈者重獲新生,她直言「生有時,死亦有時」,相信當初作出的決定是正確。
消防總隊目苦候屍肝圖輕生
55歲的器官受贈者,前消防總隊目許培道回憶指,急性肝衰竭於2002年突然而至,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為什麼以前(我)可以打死老虎,而家就咁脆弱,全身腫脹。」楝f在床、等待合適屍肝的無力感令他心灰意冷,曾一度萌生死念,「有嘗試鷈撠|窗口跳出去,但窗口太細。」
翌年,許培道病情頻頻告急,幸好及時獲移植合適屍肝而得以活下來。心持對器官捐贈者無限感激的他,於手術半年後出院,且重回消防救援前線,其後因「想救更多人」而主動參與四川大地震救援行動,冀藉此延續別人生命。
增一人捐 可救7命
現時有2,029人輪候各類器官捐贈,當中以腎臟需求最大,佔總數逾九成,平均等候時間可長達逾4年。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鍾健禮稱,在亞洲地區,香港器官捐贈比率不算低,但仍供不應求。他相信「多一個(捐贈者),平均有7個人受惠」,鼓勵市民參與器官捐贈計劃,遺愛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