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捐器官新登記連跌 拒捐倍增


放大圖片

■衛生署希望可藉宣傳推廣,釋除市民對器官捐贈的誤解和憂慮。 趙虹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過去數月,多宗等候器官捐贈事件先後發生,一度激起社會極大回響及熱烈討論。衛生署昨日公佈指,2014年「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新登記數字跌至不足兩萬人,較2013年下跌逾17%,為名冊啟動以來的歷史新低;且發現表明不願意死後捐贈器官的受訪者,倍增至2013年的17.5%,拒絕捐贈者多是受「留全屍、要土葬」的傳統思想影響。署方冀可藉宣傳推廣,釋除市民對器官捐贈的誤解和憂慮。

衛生署昨日與醫院管理局召開聯合記者會,講解本港器官移植服務現況,以及市民對器官捐贈的看法。

衛生署助理署長(健康促進)馮宇琪列出數字指,「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於2008年啟動至今,已踏入第七年;截至今年10月31日,名冊總登記人數雖已逾17.9萬,但每年新登記數字卻自2013年起持續下跌,去年更跌至不足兩萬人,較2013年下跌逾17%,創歷史新低。

另外,衛生署亦分別進行3次行為風險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表明不願意死後捐贈器官的被訪者由2007年、2011年的8.8%,倍增至2013年的17.5%。

憂醫生為捐器官「唔盡力救」

馮宇琪指,署方因應名冊新登記人數下跌,以及無意捐贈者倍增的情況,於今年4月進行首次焦點小組研究,深入了解市民對器官捐贈的看法。結果發現,受訪者拒絕捐贈器官或未決定是否捐贈,大多是受到「留全屍、要土葬」的傳統思想影響、以及家人意見等因素。

同時,拒捐者亦質疑登記名冊資料的保安性,以及擔心「醫生為鱄蚞鼎x捐贈而唔盡力救我」,而對器官捐贈有所疑慮。

馮宇琪冀可透過宣傳推廣,助市民明白器官捐贈可以怎樣幫助有需要者,釋除有關誤解和憂慮。

她強調,登記名冊系統內所有資料均視作個人資料,絕對保密,且資料只供獲授權人士查閱,市民無須擔心個人資料會外洩,她重申捐贈者只需在登記名冊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絡電話與地址,以及欲捐贈的器官即可,「就算登記後感後悔,亦可退出名冊。」

昨日有兩名參與器官捐贈計劃的市民分享其經歷。捐贈者家屬馬凱恩指,母親於6年前因中風導致腦幹死亡,其後尊重亡母遺願,捐贈其肝臟、腎及眼角膜,令5個等待捐贈者重獲新生,她直言「生有時,死亦有時」,相信當初作出的決定是正確。

消防總隊目苦候屍肝圖輕生

55歲的器官受贈者,前消防總隊目許培道回憶指,急性肝衰竭於2002年突然而至,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為什麼以前(我)可以打死老虎,而家就咁脆弱,全身腫脹。」楝f在床、等待合適屍肝的無力感令他心灰意冷,曾一度萌生死念,「有嘗試鷈撠|窗口跳出去,但窗口太細。」

翌年,許培道病情頻頻告急,幸好及時獲移植合適屍肝而得以活下來。心持對器官捐贈者無限感激的他,於手術半年後出院,且重回消防救援前線,其後因「想救更多人」而主動參與四川大地震救援行動,冀藉此延續別人生命。

增一人捐 可救7命

現時有2,029人輪候各類器官捐贈,當中以腎臟需求最大,佔總數逾九成,平均等候時間可長達逾4年。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鍾健禮稱,在亞洲地區,香港器官捐贈比率不算低,但仍供不應求。他相信「多一個(捐贈者),平均有7個人受惠」,鼓勵市民參與器官捐贈計劃,遺愛人間。

相關新聞
楊偉雄掌創科 定9大工作重點 (圖)
創科局未來9大工作重點
國務院依梁振英提名委任新職
楊偉雄曾任理大副校長5年 (圖)
特首: 締創科成績 需凝心聚力
各界:望科技產業收復失地
「傘兵」助選團撞傷鍾樹根太太 (圖)
貼官方來信 「可能」變「證實」 申偉基告范國威誹謗 (圖)
律師被屈不懂基本法 嫌隙早種 (圖)
梁子穎舉報梁永權抹黑 (圖)
蘇麗珍5橫額遭刑毀
鄭松泰率「熱狗」挑機 妄圖挽救低迷選情 (圖)
候選人當「護法」 毓民上庭似做騷 (圖)
譚香文疑洩選民私隱 涉違規「拉票」 (圖)
譚香文涉「假公濟私」 「訟粉」促袁彌明交代 (圖)
街坊狠批「鹹濕」 何俊仁被嘲選後失蹤
曾鈺成讚張姚彬有承擔 (圖)
梁騰丰服務觀塘10年 落實安利夢想 (圖)
立場堅定:3橫額被毀已報警 無懼打擊專心競選
張國鈞籲包容尊重 香港續向前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