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超 香港學者
土耳其擊落俄羅斯轟炸機,挑起俄土衝突;馬里首都巴馬科市中心的麗笙酒店11月20日遭遇恐怖襲擊,170名人質被劫,3名中國公民遇難。而巴黎恐怖襲擊令上百條人命魂斷巴黎,至今恐襲陰霾仍未散去。恐怖分子四處出擊,從巴黎擴散到整個歐洲,再到非洲,恐怖氣氛籠罩全球。德國漢諾威原定舉行的德國對荷蘭足球友誼賽,在開賽前九十分鐘因收到炸彈威脅而臨時叫停。同日法國航空公司兩班由美國飛巴黎的客機,更因在飛行途中接到炸彈恐嚇,要緊急降落。
籠罩全球的恐怖氣氛,似乎沒有叫停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態度和干預。11月19日開始為期兩日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本來此次峰會不涉及南海問題,但美國拉上菲律賓、日本等國,唱了一齣南海問題再度持續升溫的大戲。美國強硬表態,重申中國必須停止在南海填海造地,並稱會繼續與菲律賓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月19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時也表示,會關注南海局勢對日本的安全保障所造成的影響,並研議自衛隊在南海的相關活動。全球受恐怖威脅,血腥襲擊頻發不斷,但都擋不住美國亞太再平衡的興致。
事實上,恐怖主義最終的矛頭指向美國,美國才是恐怖主義襲擊的頭號目標。巴黎恐襲後,ISIS發放新片段,威脅會以自殺式炸彈襲擊美國紐約巿,然後再下戰書,直接向美法領袖挑戰,威脅對華盛頓白宮發動巴黎式恐襲,殺死美國總統奧巴馬及法國總統奧朗德。面對如此直接的挑戰,美國應當攜手全球,集中精力反恐,而不是鼠目寸光地為了亞洲再平衡,繼續利用南海問題遏制中國,不顧本國國民的人身安全。恐怖襲擊的態勢已是無孔不入,全球佈陣,成為全人類的頭號公敵。世界和平進程如臨大敵,恐怖襲擊所針對的國家和勢力將無一倖免。美國如果還在反恐陣營中分散精力,分化同盟,分割力量,那麼基礎尚很薄弱的全球反恐同盟,將很可能分崩離析,令整個反恐部署被打亂,讓恐怖分子有可乘之機。
事實已經證明,曾經以美國馬首是瞻的反恐同盟國家,在反恐合作方面已採取更積極態度,法國尋求與俄羅斯合作,合力對IS恐怖勢力展開軍事打擊。而美國在大敵當前,還要將自己的同伴拱手送上,這樣的表現將導致其最終失去盟友的支持。無論從戰略還是戰術上,知輕重緩急,善合縱連橫,才是王道。反恐任務艱巨,團結一致,精誠合作才是當務之急。尤其是美國要在反恐上贏得各國尊重,必須先放棄為難中國的戰略思想,從自身實力上,美國並沒有在金融危機中完全緩過來,更急於轉嫁經濟蕭條的矛盾和危機。轉嫁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引起全球的反感和唾棄,那麼結局也必定咎由自取。有人比喻美國是三口鍋只有兩個鍋蓋,美國面對國際反恐,現在的態勢卻是好多鍋,每一個都蓋不住的節奏。
作為一個正常思路的國家,不會在性命攸關的時刻放棄同盟。在反恐上,美國既是恐怖襲擊的頭號目標,又承擔着相應的反恐主力軍的責任,全球反恐離不開美國。但美國在反恐上必須集中精力,絕不能既反恐又要打擊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