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志勝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執行會長 太平紳士
兩岸關係發展又傳好消息,兩岸歷史性互相釋放關押的情報人員一事近日被證實和公開。這是兩岸關係又一極具歷史破冰意義的事件,也是「習馬會」帶動兩岸增進互信、互釋善意的成果。這一事件再次說明,兩岸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同胞兄弟,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就沒有什麼不能突破的禁區。未來,兩岸應充分運用「習馬會」開創的良好局面,努力鞏固「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不移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共同為兩岸同胞多謀福祉,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古今中外,對峙雙方互換被俘情報人員、軍事人員,是互相示好的重要信號。有報道形容,此次兩岸互釋在押情報人員事件,被視為雙方傳遞政治互信和善意。據悉,兩岸數年前曾談判放人,但因在放人具體人選存在分歧,談判以失敗告終。此次雙方情報人員獲釋後約一周,「習馬會」就在新加坡舉行。很明顯,因為兩岸政治互信進一步增強,互釋問題解決水到渠成,邁出歷史性的第一步。台灣「總統府」發言人也表示,兩岸釋放對方情報人員是互表善意。
「習馬會」增互信 互釋水到渠成
台灣海峽曾經是冷戰的前沿、亞太地區的熱點,這不僅是兩岸同胞不堪回首的一段傷痛歷史,也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產生負面影響。經歷歷史風雲變幻,我們可以深切體會到,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兩岸分開。「習馬會」的成功舉行,釋放出促進兩岸融合的重要訊息:兩岸只要認同「九二共識」,就存在無限可能。如今,兩岸互釋情報人員表明,只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沒有什麼不能突破,亦不存在禁區,不存在不能跨越的歷史包袱。台灣同胞所關心的各項議題,都有商量的餘地。
「習馬會」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方向和道路的抉擇,我們今天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兩岸關係和平成果不會得而復失,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安寧的生活,讓我們子孫後代共享美好未來。」兩岸互釋情報人員,就是兩岸以實際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兩岸以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擔當,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選擇,並共同為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開歷史倒車兩岸同胞不會答應
「習馬會」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開啟兩岸和平發展的新篇章。在「習馬會」的良好氣氛下,兩岸互釋情報人員,進一步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這意味着兩岸領導人會面若能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形成機制,對解決兩岸重大問題的促進力度,跟以往相比將是一個新的層級。未來例如兩岸服貿、貨貿協議的通過和簽訂,以及兩岸商談的台灣參與亞投行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等事項,相信也會在已有共識的基礎上快速推進落實。這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創雙贏將是重大利好。
未來兩岸融合大勢所趨,即使仍面臨各種考驗,包括不願意廢除「台獨」黨綱的勢力有可能捲土重來等等,但仍然有理由對兩岸關係的前景保持樂觀。因為,「習馬會」鞏固了「九二共識」的雙方政治基礎,加強政治互信,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了「定海神針」。將來台灣不管是誰上台,只要認同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就可以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反之,若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目前所取得的一切交流成果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將倒退至2008 年以前,甚至上個世紀冷戰年代動盪不安的局面,這是開歷史倒車,兩岸同胞絕對不會答應。
「習馬會」後兩岸關係穩步發展,兩岸互釋善意,有望取得進一步突破。兩岸增進軍事互信,乃至簽訂和平協議,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中華兒女都拭目以待,樂觀其成。因為這關乎兩岸同胞的福祉,關乎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有信心也有理由相信,兩岸同胞將一如既往以巨大的決心和定力,竭力推動兩岸關係在正確的軌道上繼續前行,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不容許被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