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公民黨的外圍組織公專聯政策召集人黎廣德妖魔化「一地兩檢」,製造恐慌,誤導市民,其司馬昭之心是給明年立法會財委會審批高鐵超支撥款先造干擾輿論,為拉布製造藉口,千方百計令高鐵爛尾。黎廣德干擾高鐵興建早有前科,其禍心是阻止香港同內地1.6萬公里的高速鐵路網相連,令香港與內地疏遠,切斷香港從國家發展戰略中得到更多機遇的可能,破壞「一國兩制」,嚴重損害香港整體利益。對黎廣德啄食港人血汗錢的行徑,必須充分揭露,強烈譴責,勿讓其陰謀再次得逞。
「一地兩檢」在「一國兩制」下有效可行
黎廣德造謠說,「一地兩檢」是為公安入城建立法理依據,將來公安執法要增加逮捕權力,或擴大至紅磡直通車站、西環中聯辦大樓或香港任何一個角落云云。但事實上,「一地兩檢」涉及的問題完全屬於技術層面問題,只需要商定合適的解決方案,對香港的法律體系和司法獨立,不會構成任何影響。
高鐵站實施「一地兩檢」本意是方便港人及為兩地人員交流提供便利,黎廣德刻意妖魔化其設計原意,人為製造政治障礙,拖慢高鐵進程,是以犧牲市民福祉及阻礙香港發展來博取政治私利。對於黎廣德刻意妖魔化「一地兩檢」,有必要予以揭露澄清。
「一地兩檢」是指出發地和目的地的邊境管制人員於同一地點或同一運載工具,分別辦理跨境旅客的出入境和檢疫等手續,美加、英法等國家都有類似模式。香港與內地同屬一國,要實行「一地兩檢」應該更容易。事實上,深圳灣口岸實行「一地兩檢」已達8年之久,香港執法人員在深圳一方的特定區域執法,從來沒有人發出香港損害內地司法的質疑,一切運作正常,證明這一模式在「一國兩制」下有效可行。高鐵香港站位於西九,要實施一地兩檢,就要授權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境內的聯檢大樓執法。為什麼香港執法人員可以到內地口岸執法,內地執法人員卻不能在香港口岸執法呢?這不是雙重標準嗎?
黎廣德造謠惑眾刻意製造恐慌
要授權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境內的聯檢大樓執法,當然涉及一些司法和運作上的技術性問題,有待香港和內地的有關部門進一步交換意見,妥善解決。不久前,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聯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與內地官員就有關問題開會後表示,雙方就法律基礎和實際運作問題交換意見,部分地方已有基本共識,包括雙方均明白要處理「一地兩檢」問題,難免一定要容許內地人員在香港的西九站內執法,如果不容許內地人員在香港執法,便不可能做到「一地兩檢」,當中關鍵是如何從法律和憲制角度,既做到「一地兩檢」,又符合《基本法》,不會影響「一國兩制」的概念。黎廣德危言聳聽稱,「高鐵一地兩檢是大陸公安屠城的木馬,一站失守便全城失守」,這顯然是無視事實,造謠惑眾,刻意製造恐慌。
高鐵對香港長遠發展具有策略意義
如果高鐵無法實行「一地兩檢」,與現時實行兩地兩檢的直通車根本沒有分別,失去「高鐵」的意義。香港高鐵的意義,在於將香港同內地1.6萬公里的高速鐵路網相連,「四縱四橫」中的兩縱上海及北京可以實現朝發夕至。對於香港所在的珠三角地區來說,「一小時生活圈」更近在咫尺。在高鐵50年的運營期內,每日雙向客流量平均可達9.9萬人次,當中8.4萬人次是來往深圳、虎門、廣州及香港,一年下來可節省4,200萬小時交通時間,帶來870億元的經濟效益,回報率為6%。高鐵通車後亦可為香港提供10,000個就業機會,大大紓緩失業問題。
高鐵對香港長遠發展更具有策略意義。廣深港高鐵將與內地高鐵系統的杭福深線及京廣線接軌,在五小時車程範圍內的主要城市,包括長沙、廈門、武漢、福州等,已超過8,000萬人口。藉着高鐵縮短香港與這個龐大消費市場的距離,可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特別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樞紐城市,高鐵有助香港成為「一帶一路」上一個主要的經貿平台,在集資融資、商貿物流、高端專業服務、旅遊與新興產業方面等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勿讓黎廣德禍心再次得逞
劉迺強先生曾撰文批評說:「以黎廣德為首的公民黨外圍組織『專業聯盟』,他們不讀書、不看報,未搞好專業,卻學足了小政客的伎倆,像禿鷹一樣,屍肉吃光之後,他們很快又要找另外一些社會事件去再作擾攘。」這次,黎廣德妖魔化一地兩檢,其司馬昭之心是千方百計令高鐵爛尾。
「政治禿鷹」黎廣德啄食港人血汗錢早有前科,他作為公民黨操控官司狙擊港珠澳大橋的得力幹將,致令大橋工程一度停頓,大橋主體工程成本上升88億元,連同香港口岸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填海工程,開支估計增加65億元,港珠澳大橋整體成本上升超過150億元。
黎廣德這次妖魔化「一地兩檢」,又企圖令建造成本達900億元的高鐵爛尾。對黎廣德啄食港人血汗錢的行徑,必須充分揭露,強烈譴責,勿讓其禍心再次得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