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商場大多沒有點字指南或觸覺圖。 岑志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特區政府積極推廣「無障礙社會」概念,不少商場都設有「無障礙設施」。視障人士關注組織「失明人協進會」調查發現,本港不少商場的無障礙設施仍有不足。調查又發現,目前本港「無障礙網頁」及流動應用程式(App),均未能達致理想「無障礙」水平,視障人士難以使用。組織建議政府、有關商場和公司積極作出改善。
失明人協進會在今年6月至8月期間,派出包括視障人士及健視者的調查員,到本港22間商場作實地調查,就各場地的大門、斜道、梯級、大堂、詢問處、升降機、自動電梯及暢通易達洗手間等設施作評分,同時又以測試工具、手機讀屏器,以及全失明人士及弱視人士人手測試App的無障礙程度。
視障調查員最滿意大本型
協進會副會長黃俊恒昨表示,調查發現本港商場之中,以房屋署轄下商場表現最佳、領展的商場次之,私人商場最差,其中以油塘大本型所獲評分及視障人士滿意度最高。
黃俊恒續指,雖然大部分商場都設有無框玻璃門標誌,但大多字體非常細小、不明顯和顏色對比不足;分別有四成和七成商場沒有為斜道和梯級設置扶手點字方向標誌牌,36%點字方向標誌牌出錯,例如倒轉或點字距離太闊。
此外,八成商場的升降機,都沒有設置提醒視障人士電梯位置的聲響系統;45%商場的洗手間沒有點字標誌,77%即17間商場均沒有引導徑連往男女洗手間,半數商場的洗手間標誌清晰度不理想,對比度不足或位置太高,或因日久失修而褪色;大多商場沒設點字商場指南或觸覺圖,也沒有走火通道觸覺圖。
協進會又根據萬維網聯盟(W3C)的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2.0,以及香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建設的準則,測試22個商場的官方網站,以及28個視障人士常用App,以滿分為2分標準,當中只有不足三成,即9個網站達到1.5分;App則只有四分之一共7個達到1.5分。其中以港鐵、香港國際機場、香港教育城及大學聯招辦法網站得分最高;評分最佳的App則有港鐵、香港城市售票網等。
黃俊恒表示,不少App都採用圖像設計,不支援讀屏器,視障人士難以使用。
黃俊恒對結果表示失望,他指雖然不少商場無障礙設施都有進步,但強調仍有不足,有改善空間。有份調查的視障人士施恩傑表示,不少商場都忽略玻璃門標示的清晰度和色彩對比不足,容易令有剩餘視力的視障人士撞上去,亦有商場缺乏引路線;某些雖然電梯安裝了聲響報層系統,卻因音量太小難起作用。
倡手機App支援讀屏軟件
組織促政府、有關商場和公司積極改善問題,建議屋宇署將無障礙設施設計手冊中的建議設施,轉為必需設施,並建議商場、機構的主要網站,以及App設計師,盡量支援讀屏軟件,方便視障人士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