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立法會大樓外早前發生針對《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的垃圾桶爆炸案,嚴重威脅立法會議員安全,震驚社會。不過,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在爆炸案發生同日,已在議會內發動針對草案的拉布行動,和應涉案者行動,助長暴力歪風;案件發生後,有反對派議員又聲言暴力行動是「惡作劇」,甚至為犯案者將暴行責任卸責予香港特區政府。長期以來,反對派對危及公眾安全的暴力事件始終輕描淡寫,甚至偏袒護短,對於最終出現爆炸事件難辭其咎。
製造流會與犯案者裡應外合
立法會原定本月9日恢復二讀辯論《版權(修訂)條例草案》,但在反對派瘋狂點算人數下,會議最終因法定人數不足而流會,條例草案須延後恢復二讀辯論,嚴重浪費議會資源。發動拉布的反對派議員事後承認,他們是有預謀借點算法定人數製造流會,將條例草案拖延至明年才表決。早有激進團體揚言,當日會在立法會外聚眾,立法會大樓外發生爆炸事件,就是在當晚發生。包括民主黨主席、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和民協議員馮檢基在內的多名反對派議員,雖有批評肇事者,但反對派議員在當日會議上策動和包庇拉布,與激進組織的反草案行動裡應外合,助長暴力歪風,反映部分反對派議員所謂譴責暴行,只是惺惺作態。
爆炸案發生後翌日,有份策動針對版權條例修訂草案令立法會流會的公民黨議員、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陳家洛聲稱,事件「可能是惡作劇」,又指垃圾桶爆炸事件會轉移公眾視線。他甚至只關注若建制派因此要求封鎖示威區,將令市民無法在場集會,減低當局和建制派通過草案的壓力,對爆炸案對社會秩序的衝擊未提半句。
反對派「飯盒會」召集人、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竟揚言,爆炸問題的責任,在於特區政府「倒行逆施」,導致社會積累怨氣。她雖呼籲市民表達意見應和平非暴力,但關注點亦在於擔心暴力行為只會令立法會逐漸收緊集會和示威自由,以此為激進團體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