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修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習主席早前對香港所強調的「四不」,是針對目前香港發展遇到的問題所作出的清晰指示。「四不」確保「一國兩制」在港正確落實,並根據「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積極調整、與時俱進。「一國兩制」是香港社會得以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也只有確保「一國兩制」在港實踐做到「四不」,才能有效完成香港的主要任務: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目前香港社會發展仍存在「雜音」,「港獨」、「本土」派及激進反對派動作不斷,阻撓政府施政,以激進暴行危害社會。如今習主席重申中央政府堅定立場,掃除港人疑慮,各界更應積極回應,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推動香港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
十二月下旬行政長官梁振英赴京述職,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梁及特區政府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習主席指出,近年來香港 「一國兩制」實踐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強調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 ;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習主席指明香港當前的任務是 「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這既是香港市民的共識,也是社會的主要任務。習主席又對香港各界寄予厚望,希望他們擁護港府施政,維護社會穩定,抓住國家發展的機遇積極謀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一國兩制」在新形勢下受到衝擊
「一國兩制」含義豐富深刻,先定義「一個國家」為主體,再闡明在內地和香港實行「兩制」,「一國」先於「兩制」而存在。不在一個國家的框架下談「兩制」是無意義的;也只有將「一國」與「兩制」作為一個整體推進,才能夠充分發揮這個偉大構想的獨創性及包容性。回歸十八年來,歷任行政長官一直領導港府積極落實「一國兩制」,香港在中央政府、特區政府的領導下,經濟、政治穩步推進,不斷解決難題,取得矚目成果,獲得內外一致稱讚。
但香港近年政爭不斷,激進思維冒頭,不斷搶奪輿論話語權,分化社會,挑戰政府的合法管治,「一國兩制」也因此受到侵蝕。激進人士藉政改議題提出不切實際的訴求,以所謂的「國際標準」、「公民提名」等衝擊基本法,甚至公然違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變相挑戰中央政府的權威。在政改遭反對派否決後,激進勢力更得寸進尺,「港獨」、「城邦建國」、「本土主義」粉墨登場,騎劫本土民生議題,又走上街頭延續違法暴力行動。而立會內的激進議員也不斷「政治化」民生議題,攻擊政府官員,手段百出阻撓政府施政。「一國兩制」在激進人士的惡意曲解下無法得到有效落實,香港的發展也面臨嚴峻考驗。
正確落實「一國兩制」是港發展之本
可以看到,激進人士縱然口號百出、手法各異,但本質上都是通過衝擊港府合法管治,惡意歪曲「一國兩制」來製造紛爭。因此要確保香港的發展走上正確道路,必須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並在實踐中與時俱進,使其不斷鞏固強化。「一國兩制」從來都不只是香港特區的事情,當中涉及「一國」,中央政府的堅定支持是先決條件。習主席以「四不」再度表明中央政府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上的堅定立場,為香港發展掃清迷霧,釋除港人疑慮,在香港新形勢下振聾發聵。
香港得到了中央的堅定支持,也肩負着和諧、穩定、發展的大任。「一國兩制」作為香港核心方針、發展之本,必須由始至終得到貫徹落實。香港目前備受「港獨」等激進思維侵蝕,爭拗不止,內耗不斷,社會更要凝聚力量,充分發揮「一國兩制」核心作用。各界要擁護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權威,配合港府有效施政,凝聚政治力量,才能撥亂反正,走出政爭泥潭。同時充分配合、有效落實香港「行政主導」體制,使政府能夠「適度有為」,帶領香港發展。在此基礎上,香港還應加強與內地的交流合作,以發展為共同目標,增進兩地的溝通融合,進一步發揮香港的雙重優勢。香港的未來大有可為,只要立足一國,面向世界,齊心協力謀求發展,定能攀上新的高峰。
|